寒風漸次入骨,每天早上臉龐的寒風時刻提醒著冬天的漸漸到來。
從春天的發芽到秋天的枯黃,生命有著屬于自己的旋律。
我爸是一個很懷舊的人,總喜歡把一些該扔的東西留著,然后等著它們慢慢在家中報廢掉。也許是遺傳,有時候的自己也總是跟不上時間的節奏,將自己的記憶放在角落里發黃。
五年前,有人對我說,和你說話就跟一個詩人聊天一樣,說出的話總是帶有一股詩和遠方的味道,讓人懷疑你是否真的存在。我很惶恐,總覺得這不應該是個成熟的人應該有的一種狀態。回到現在,我是沒有了一口的詩意,甚至連文章中都開始思路短短續續。往日滿腦袋的情思似乎都化為一堆發黃的舊紙,頭顱里取而代之的是孔方兄時不時的將往日發黃的書卷扔到炭爐里取暖。我想要的成熟沒有得到,有時卻把最本質的自己丟掉了。
我管理上的書籍啟蒙是德魯克的思想,曾一心想著如何在企業上將自己的思路貫徹下去,打造一種屬于印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只是當時不知世事的自己總是太想成功,起跑的賽道沒有選擇好,賽跑的規則沒有搞清楚,越努力越失望,從一個坑走到另外一個坑。高大上的德魯克是一種圖騰和高屋建瓴,我沒有用好,沒有踏實的經歷,空中樓閣最容易垮塌。
我讀杰克韋爾奇的自傳,杰克韋爾奇在自傳中寫到自己的成長軌跡,以及自己如何在三名候選人中挑選繼承者。最后的事實證明,三個人經過韋爾奇的選擇,留在GE的反而是成就最小的那位。經過十年的發展,GE的市值縮水一半。當然這并不能說明杰克選擇的人不行,或許還有其他因素。但是可以證明一點,即便是最偉大的GE執行官,也不能預見未來,也未必能作出最好的選擇。所以站在杰克的角度考慮,你千思百屢的結果未必會有最好的效果。站在三位候選者的角度考慮,別人的否定,哪怕是偉大人物的判斷,在你身上也未必奏效。
這幾年,我讀了很多股票金融經濟方面的書籍,可是論到最讓我感到快樂的書籍還是很多屬于國學的書,我想,書生意氣最適合形容我這樣的人。一個人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就容易走到不正確的道路上來。在不正確的思想道路引導下,總不容易能感受到快樂的存在。
一個人越在意什么,就容易失去什么,或者說備受所在意的事情折磨。愛錢,就苦心積慮的希望得到,愛一個人,就害怕被放棄,越抓的緊,越想要得到的越是難以得到,越心急越是離得遠。執著這個詞,也要放在不同的事情和時間上。所以,心態上總要放得開才好。
最近想找回自己的那顆初心,不忘初心,未必有自己想要的始終,但會有一種心里的穩定感。努力做時間的朋友而不是敵人。
曾經不斷地擔憂未來,做出很多設想和猜測。結果只能證明一件事情:擔憂和判斷大部分都是杞人憂天。就像騎車子在路上碰見一顆小石子,精力越是集中在上面,越容易壓在上面。越是輕松無意,反而輕松避過。擔憂未來不會有任何作用,只能讓你在焦慮中迷失自己,越不想發生的事情反而越容易發生。精力放在那里,事情就會發生在那里。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莫有不可為之事。現代的成功學沒有讓我感到成功的味道,反而在古人的教誨中,自己所得甚多??粗约簳苌弦贿吺菄鴮W經典,一邊是成功勵志,舊與新,國內與國外,動與靜之間,曾經迷失的人希望尋找自己的方向。
圍棋361子,動靜之間,皆是玄機。棋盤如人生。方寸之地,皆是智慧。從來覺得聰明的自己,在圍棋面前,感到一股智慧有限的局促。黑白之間,仿佛在印證著自己的人生格局之狹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幼年時候的自己總是欣賞“墻角一枝梅,凌寒獨自開”,一股凌然決絕的秉性固然是好,然而冬天總要過去,生命中最燦爛的還是春天的花枝爛漫。生長需要過程和耐心。
夜空中甚是靜謐,遠方的夜色看不到邊際,人的路上有時也會暫時迷失方向,或許找回初始的那顆心之種,才會有以后的生長和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