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畫貴在天然趣

【文中童畫都是本畫室寶寶課堂作品】

世間最好聽的聲音莫過于童音,世間最純凈的心靈莫過于童心,世間最美好的畫作莫過于童畫。

童畫世界同時也是童話世界,我們常常會被孩子們那些構思獨特,造型天真,色彩斑斕的作品所吸引,看的時候不自覺就會露出會心的微笑,這就是一種觸動。

也有很多成年人在看這些兒童畫的時候,雖然心里也覺得有趣,卻常會評價說:“小草怎么畫的比樹還高?”“太陽怎么畫成了綠顏色?”“這個人物頭太大了,手太小了!”等等,用成年人慣有的審美去理解這些兒童畫的正確與否。卻不知童畫貴在天然趣!

欣賞一幅兒童畫,我們要善于發現童趣。

你要知道,孩子是用一顆童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的,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感受和成年人是不同的。想象力的培養是兒童畫的核心,也是創作型人才的必備能力。要鼓勵孩子大膽嘗試,勇于求新求異。

有一回我讓一個孩子畫一幅畫,畫的是早晨的公園,畫面的右上角,太陽從一顆大樹的后面偷偷的露出了半個臉。然后這個孩子又在畫面的左上角加了一個笑容滿面的月亮。我問她:“太陽和月亮怎么會同時出現在天空呢?”她說:“有一回媽媽帶我出去的很早,我看到太陽快要升起來的時候,月亮還在天上呢。”說的我頓時無言,贊許地摸了摸那個孩子的頭。孩子得到認可,繼續說:“每一次太陽出來,月亮就會落下去,老師,你說太陽和月亮會不會是吵架了呢?”我被她逗笑。對她說:“那你就把太陽和月亮畫成一對好朋友吧。”于是畫面就變成了太陽和月亮在畫面里遙遙的揮手打招呼,畫面瞬間變的好有愛。所以看待兒童畫,我們不能用成年人慣有的思維去理解他們,你要換位一下,用一顆童心去理解這個世界,你才會理解孩子們的畫。

欣賞一幅兒童畫,我們要善于傾聽,傾聽他們畫中的故事。

孩子們作畫的時候往往很投入,他們會專注的去描繪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說兒童畫,也是孩子心靈世界的窗口。

一個孩子學畫小鴨。本來那節課是練習圓形,身體和頭都是圓形,沒想到這個孩子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形之后不去畫頭部,而是把這個圓形用折線分成了上下兩半,就成了一個破碎的蛋殼,我當時驚喜不已,鼓勵她按照自己的想法畫下去,并給她一些小小的提示。第二個蛋殼只剩下面的一半,另一半掉到了一邊,半個蛋殼里露出一個小小半圓,半圓上張著一雙天真的眼睛,一只小鴨破殼而出!然后這個孩子給我講了一個有關小鴨的故事,奶聲奶氣的把這個故事講的荒誕離奇,我卻聽得津津有味,并大大的表揚了一通。那節課,孩子也開心,我也開心。

兒童畫讓我們發現了另外一個美妙的世界,我們應該始終以欣賞的態度去鼓勵孩子,開發他們的創作能力和想象力。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筆下的傾訴,那是來自他們心靈的聲音。

欣賞兒童畫,我們更要學會欣賞那份稚拙。

兒童畫的線條、色彩、形象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雖然也屬于美術的范疇,卻與成人美術有著極大的區別。兒童畫在成人的眼中看來,有些顯得滑稽可笑,不合邏輯,但這卻是兒童心理的真實寫照。他們不為技法、常規比例等所束縛,畫風大膽無忌,稚拙單純。而這一切,恰恰是很多藝術家終生去追求的東西。最高的藝術境界恰恰是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很多媽媽來接孩子的時候往往帶著期待的心情去看孩子們這節課的畫作。然后我聽到最多的評價卻是這樣的:原畫上沒有這個呀!你畫得和原畫一點不像!那里應該再長一點,這里應該再瘦一點…

用“像與不像”“合理或不合理”來評價一幅兒童畫都是片面的。孩子們這個年齡由于知識、經驗、認識水平的不足,無法達到成年人所說的“像”,若非得把這種標準強加在兒童的身上,反而會顧此失彼。

我們應該始終以欣賞的目光去注視孩子,作品的表現應該與兒童的年齡及學畫時間的長短相對應。發現好的地方予以積極的評價,具體的表揚。不足的地方體提醒她們重新思考和觀察,不要籠統的給予打擊性的評價。留一點童心看童畫世界,要知道,童畫貴在天然趣。

【無戒365日更挑戰營第八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