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希秀:志當存高遠

志當存高遠

一一兼評孫希秀文學作品

孫希秀是一個有著堅韌性格的女人,做事干練果斷,志向也遠大。 她又是一個很內斂的女人,潑辣有氣質的外表下,蘊藏著豐富柔軟的個 性內涵,做事很細膩,富有同情心。她還是一個有追求的人,堅持數年 追逐著心中的那個文學夢。在追求文學的路上,不辭辛苦奔波了二十多 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她常年奔走于濰坊境內的一些企事業(yè)單位之間, 用她敏銳的眼睛發(fā)現(xiàn)著人間的美,用她勤奮與智慧書寫著生命的贊歌。

孫希秀,出生在昌樂縣紅河鎮(zhèn)平原村,村前就是流經不息的汶河。 村里肥沃的土地和涓涓的汶河水養(yǎng)育了她,也孕育了她美好的心靈。她 的青少年時期,幾乎是每天都要到汶河岸上玩耍或是打豬草,因而對家 鄉(xiāng)這條母親河有著濃烈的感情。即便是后來求學工作在外或是遠嫁他鄉(xiāng), 也從來沒有忘卻這條生命之河,經常獨自一人回去,到汶河邊散步,回 憶那逝去的童年,尋找少年時期美好歲月的印記。她一次次親吻家鄉(xiāng)的 沃土,一次次掬一捧汶河水沁潤自己的心田。她向往美好的生活,渴望 活出精彩的人生。伴隨著緩緩流淌的汶河水,孫希秀的思路飛回到了似 乎已經很遙遠的童年,水波瀲滟的汶河水中站立的倒影,是她青澀年華 無數次出現(xiàn)的鏡頭。那一年,她告別了故鄉(xiāng),戀戀不舍地告別了母親河, 從平原村走上了求學求職之路。

人生的夢想是什么?孫希秀一直想找到這個答案。讀小學時,她就 很喜歡文學,業(yè)余愛好就是看書寫日記。參加工作后,每月都會拿出 一百元來買書,這個習慣一直堅持了下來,到現(xiàn)在還總是覺得買到一本 好書是最快樂的事情。晚上,讀書是她的日常。拉上窗簾,在溫暖的燈下,一個人靜靜的,捧一本書,隨著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而情緒變化,這簡 直就是一種享受。她時常被作品中的人物所感動,也時常對充滿神秘感 的文字發(fā)生濃厚的興趣。能成為一個作家,是她最原始最初衷的夢想。 這個夢想,伴隨了她幾十年。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從事文字或是與文 字有關的文化事業(yè),業(yè)余時間的寫作也成為了她生活甚至是生命中的一 部分。

孫希秀的這種愛好與追求,是因為她的執(zhí)著,是她對夢想堅定的信 念。當一個人有了這種信念和勇氣向前走的時候,會心無旁騖地我行我 素,放棄一切,是想為了更好地圓夢。正因如此,也就必然成為一種愛 好。記得讀中專的時候,孫希秀就顯現(xiàn)出了她的這種愛好,積極參加校 文學社的創(chuàng)建,成為文學社的第一屆成員。她在文化課學習之余,不僅 創(chuàng)作了許多作品,而且還擔任校報校刊的編輯,積極參與校報校刊的出 版印刷工作。可以說,這是她在文學道路上的第一步,盡管還是一株嫩 嫩的小草,但是她的心中依然有了萌芽的種子。為以后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 實的基礎。1994 年,濰坊學院成立電腦培訓班,為了盡快掌握創(chuàng)作工具, 她有幸成為第一批學員。她渴望掌握這一實用的寫作工具,她相信電腦 會為她今后的文學路插上騰飛的翅膀,這在當時來說,很多人還是原始 的筆耕,而孫希秀對電腦的應用駕輕就熟了。因為她的刻苦努力,六個 月后順利結業(yè),又因成績突出,被學校留任代課老師,對孫希秀來說無 疑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這期間她參加了濰坊市委黨校舉辦的大專班, 學習經濟管理專業(yè),順利取得了大專文憑。

機會常常是垂青有知識而又勤奮的人。1996 年,濰坊市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招聘一批采編人員,孫希秀報名應聘,得到了施展才華的這個 平臺。經過三個月的專業(yè)培訓,正式上崗,開始了她的采編記者生涯, 從此,“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就成為她的使命。想不到,這一干 就是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多年里,孫希秀日夜兼程,四處奔波,送走了 自己的青春韶華,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她成家后,仍然舍不得放棄這份心愛的文字工作,幾乎是三天兩頭在三十多公里的兩個城市之間穿 梭,成長的代價不言而喻。當然,讓她感到欣喜的是,她獲得了人生寶 貴的經歷,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她收獲到的愉悅感 是別人無法體諒到的。她磨礪了自己,厚實了自己,成長了自己。還有 讓她更加欣慰的是,她在多年的采訪中,發(fā)現(xiàn)了生活的美,發(fā)現(xiàn)了人間 的真情,人間的真愛。她采訪過不下千人的英模,以及大中企業(yè)老總, 學校校長,先進工作者,從他們身上,孫希秀發(fā)現(xiàn)了很多閃光的東西, 在采訪寫作中自己也身心受益,心靈會一次次得到升華。她會認真聆聽 他們的傾訴,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她覺得,跟優(yōu)秀的人交流,學習他 們的優(yōu)秀品質,讓自己在各方面會得到很大提升。孫希秀就是抱著這種 心態(tài),認真地從事著自己所熱愛的事業(yè)。在無數個深夜,她伏案寫作; 在無數個白天,她奔波在采訪的路上。作為一個女人,既要照顧好家庭, 做一個公婆的好兒媳,做一個丈夫的好內助,做一個女兒的好媽媽,還 要努力地工作,參加一切必要的社會活動,她都努力去做的更好。向來 性格剛強的她,承擔著生命的重荷,義無反顧地追逐自己的目標,她把 苦和累裝在心里,把笑容留給人們。當然這種生活也會讓人有樂趣。孫 希秀每當看到自己的作品刊登出來,聽到有人因為看到作品而得到一點 鼓勵,受到一份啟發(fā),她的心靈會感到很充盈,覺得再苦再累也值過。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不忘初心,多年來不間斷地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了不少文 學作品。她的作品總是有著濃濃的情感,帶著根植于心底的對故鄉(xiāng)對親 人的真摯的愛,讓人讀了后深有同感,觸動了內心深處。她的散文《父 親》,通過父親生病抒發(fā)了與父親的感情被一家刊物發(fā)表后引起了非同 凡響,有許多讀者紛紛給她去電,說文章未讀完,已經淚流滿面。

“一大早,就接到弟弟打來的電話,說父親病了,已經七八天了也 不見好轉。我的心“咕咚”一下子就沉了下去,立刻慌了手腳。農村的 醫(yī)療條件差,父親又怕花錢,就這樣拖著,怎么能夠好呢?病了七八天 也不告訴我,肯定是父親攔著不讓弟弟告訴我。對兒女,父親總是報喜不報憂,有什么事情總是自己扛著,怕拖累兒女,怕耽擱我們的工作。 細細想來,已來不及吃早飯,我立即驅車去看望父親。父親今年六十九 歲了,他和母親住在農村老家,那是一個離縣城百里之外的鄉(xiāng)鎮(zhèn)。老人 年齡大了,女兒雖然不能陪在他身邊,但他卻是女兒最揪心的牽掛。” (《父親》)

女兒最揪心的牽掛是父親。一句話,道出了孫希秀對父親的敬愛之 情。她在這種心境下,回想著父親的一生有太多不容易。父親大半輩子 土里來土里去,面朝黃土背朝天,嘗盡了生活的艱辛,備受了世間的勞 累。他忠厚老實,勤苦善良,憑著一身力氣,只知道使勁地干,默默地 干,從來沒有怨言。父親年輕的時候,用小推車把一車車的肥料推到田 里,把田里的莊稼再一車車運回家中。全村的壯勞力組成小車隊,父親 就是這小車隊隊長。他帶領著小車隊沒白沒黑地干,汗流浹背,腰酸腿 疼,他們從不喊累。為了多掙點工分,拼命地干,推一趟,多推一趟, 再多推一趟。汗水濕透了衣服,澆灌了腳下的這片熱土,他默默地奉獻 著......這就是一個偉大的父親,然而即父親拼命地去勞作,家里依然是 吃不飽穿不暖。依稀還會記得,每到春天,樹木發(fā)芽了,父親就會爬到 高高的樹上去摘來樹葉讓母親蒸來吃。父親對孩子們寵愛有加,自己省 吃儉用,也總是想辦法買一些水果給姐弟們吃。父親孝敬長輩,父親不 知書但是很達理,父親用堅實的的臂膀扛起了家庭所有的重擔。在孫希 秀心里,父親是天底下最好的父親。現(xiàn)在父親病了,她恨不能飛到父親 身邊。“我看見前方路口有一個高高瘦瘦的身影,步履蹣跚,那竟是父 親 ! 原來,父親去饅頭房買饅頭了。才病了這幾天啊,就瘦成這樣。這 是我那健壯的父親嗎?一陣揪心的痛,讓我不能自持,禁不住發(fā)自肺腑 的喊了一聲‘爹’。這一喊,讓我再也控制不住,淚流滿面。父親緩緩 回過頭來,看清了是我。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了那熟悉的慈愛的 笑容。這笑容,曾經讓女兒魂牽夢繞,是多么溫暖多么的有力量啊!這 笑容,一直是我堅強的精神支柱!人生的旅途上,曾遇到過坎坎坷坷,困難挫折;也曾有過心情煩躁,猶豫苦悶,可是每當想起父親的笑臉, 我的心就會平靜下來,就會充滿自信!而今天,看到這張笑臉,流露出 的,更多的,是虛弱、無助和無奈!父親,我的父親,我的倔強的渾身 有使不完勁的父親,你,真的是老了!”(《父親》)

孫希秀情感的迸發(fā),不僅僅是在文字上,而且是體現(xiàn)在孝敬父親上。 “我不想在生命中留下這種遺憾,我的心在顫抖,心底里有個聲音在吶 喊:父親,您一定要好好的,您為兒女付出了一切,您的兒女還沒報答 您呢!我剛剛買的大房子,還等著您去住呢!......我要告訴父親,您的 女兒長大了,她是頂天立地的人,是有擔當的人,贍養(yǎng)父母是我們每個 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我的老父親,您就安心養(yǎng)病,安享晚年吧。今后, 不論有多大的風雨,都有我們去遮擋,一如您當年。” (《父親》) 讀她的散文,文字樸實無華,娓娓道來,卻總能讓人體會到濃情厚意, 引起共情,撞擊到心靈。足見她具備一定的文學功底,生活積累,厚積 薄發(fā)。

2012 年,昌樂西湖公園剛剛建成開放,孫希秀根據自己的真切感受, 創(chuàng)作了散文《美麗的西湖公園》,并把它拍攝制作成了精美的視頻,被 昌樂傳媒集團播放,在全縣視頻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她還跟山東電視臺 欄目合作,為企業(yè)宣傳片拍攝創(chuàng)作腳本,多年來,她服務過的大中企業(yè) 多得數不過來,在業(yè)界有口皆碑。

孫希秀不僅僅是一個勤奮敬業(yè)的人,而且還是有大愛的人,從二十 多歲就開始做義工,從未間斷,每年都去看望孤寡老人等困難家庭,為 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認識孫希秀的人,大都覺得她是一個快樂 的人。快樂的原因是從事的工作跟小時候的夢想接近,跟自己的興趣愛 好接近。

心若在,夢就在。孫希秀在追夢路上從未停步,她的散文集正在等 待時機出版。把清淡的日子過得詩意才是一個有趣的人。她愿意做這樣 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學生作品】 志當存高遠 我輩豈蓬蒿 文/孫夕淼 王文君 立志是什么?是李白的“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簡思莼閱讀 251評論 0 0
  • 文/高遠 孫志明老師,當時是河北容城中學高三94班的語文老師,也是我的班主任,寫得一手好字和文章。 高中時我發(fā)表的...
    高遠315閱讀 5,622評論 50 233
  • 漸變的面目拼圖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還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許自己墜落, 我沒有滴水不進的保護膜。 就是害怕變得面...
    悶熱當乘涼閱讀 4,348評論 0 13
  • 感覺自己有點神經衰弱,總是覺得手機響了;屋外有人走過;每次媽媽不聲不響的進房間突然跟我說話,我都會被嚇得半死!一整...
    章魚的擁抱閱讀 2,208評論 4 5
  • 夜鶯2517閱讀 127,761評論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