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沒上過大學的叔叔舅舅們自己開店做生意當老板,開豪車,住別墅;讀了名牌大學的表哥表姐,一個月就拿幾千塊錢的工資,讀書真的有用嗎?”
是啊,讀書有用嗎?
不讀書最可怕的是什么?不是你能不能賺到錢,不是你能不能養活自己,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意識形態上的固結和社會階層的沉淪。
無論你是否承認,社會是分階層的,而且越是穩定的社會,這種階層的固化越嚴重,跨越階層的難度越大。
可惜,很多人只看到了身邊的例子,而不能脫離個例去宏觀把握。以至于,根本看不清,這個社會,人跟人的本質區別到底出現在哪。
社會階層隨著社會的穩定度越來越固化,而想要打破這種固化,唯一的方式就是社會動亂,權力值重新分配。
建國初期,改朝換代,這是一次徹底的社會洗牌,也就是從那個時候,現代的當權者,其父輩或者祖父輩就是在那個時代上去的。所以,你會看到,中國社會里很多沒讀書也混的很好的例子。
改革開放,這是第二次動蕩,計劃經濟解體,市場經濟抬頭,而因為十年浩劫,中國的高等教育出現斷層和空白。于是乎,一大批沒有學習和文化的人翻身了。這也是“叔叔或者舅舅高中沒畢業,憑自己的努力,開寶馬,住豪宅”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覺得讀書無用,并且找到身邊的例子,大多是在這兩個時代崛起的。
很多人認識到了這一點,但很少有人認識到,1977年恢復高考之后到2000年這個時間段上大學的,這些在文化斷層之后,迅速補上去的的人群,他們在做什么?
我們翻開中國富豪榜TOP10:
1、王健林:1986年畢業于遼寧大學;
2、馬云:1988年畢業于杭州師范學院;
3、馬化騰: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學士學位;
4、李彥宏:199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
5、雷軍:1989年畢業于武漢大學;
6、 何享健 ,沒上大學,沒上大學為什么可以做和么成功?
何享健,男,1942年出生于廣東順德。 1968年5月,集資5000元,創辦了“北街辦塑料生產組”,1980年開始制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
他確實沒上大學,但是,他得到的是兩次社會動蕩帶來的紅利。這種紅利,我們這些人的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了。
7、許家印, 1982年 畢業于武漢鋼鐵學院(現武漢科技大學);
8、丁磊,1993年本科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
9、 王文銀 ,1993年畢業于南京大學;
10、劉強東,1996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
看到了嗎?和那些沒上過學的土豪叔叔們同時代的是這些人!還覺得讀書無用嗎?那我再給你看一點更殘酷的事實,我們翻開青年富豪榜。2015年福布斯中國十大青年富豪榜如下:
1、王瀚 , 畢業于倫敦大學,他老爸是吉祥航空老大王均瑤 ;
2、 楊惠妍 ,畢業于畢業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她老爸是碧桂園老大楊國強 ;
3、 汪滔 ,DJI老大,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
4、 張邦鑫, 好未來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畢業于四川大學;
5、 吳強,九鼎投資的董事兼副總經理,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
6、 蔡小如, 達華智能的董事長 ,其老媽是創辦達華智能的謝春花;
7、 周一峰,烷烴清潔能源供應商東華能源的董事長,畢業于北京大學;
8、 周亞輝,昆侖萬維的董事長 ,畢業于清華大學;
9、 吳剛 ,九鼎投資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
10、 李衛偉,順榮三七的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創始人畢業于四川大學。
通過數據對比,你看到了什么?
第一,富豪榜上開始清一色名牌大學畢業生,別說沒讀書了,普通大學畢業生已經很難上榜了;第二,富二代和官二代明顯增多,自主創業占比明顯減少。
而創業成功人士,無不是在互聯網、金融、游戲等領域發家的,而中國的互聯網,是在2000以后開始飛速發展的。而這些領域不僅是資金密集型,還是知識技能密集型的產業。
現在是2017,你不讀書真的沒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