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獨處久了是會發瘋的。
時常一個人神游,在腦海里想象著組織著各種事情,比如今天做什么、怎么做、去哪里、怎么去等等,硬生生的想,不自言自語、不找人說話、不刷微博聊電話,我發現這樣子撐不到一天,沒多久就開始胡思亂想找尋人生的意義,也開始感覺做啥都沒有意義,無論是讀書、健身、跑步都一樣,原本非常贊的事情都覺得失去意義。
一、溝通的基礎知識
1.溝通的動因(WHY)
讀過這本《溝通的藝術》才知道,原來溝通能夠滿足我們那么多的需求:
①生理需求,讓我們保持健康
②認同需求,幫助我們詮釋自我
③社交需求,社交聯結會帶來快樂
④自我實現需求,幫助我們達成目標
這才是我們需要溝通的動因啊,既然能滿足我們那么多的需求,我們當然離不開它啦,另外,既然溝通這么重要,那么花時間去學好它、用好它那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這也是我要集中精力突破溝通的緣故。
2.溝通的過程(HOW)
既然談到溝通,那我們就來好好看看溝通是怎樣發生的吧,它的模式是怎樣的呢?
上圖可用書中的一段話總結:“溝通是一個交流的過程,其參與者處于不同但又有所重疊的背景下,經由交換信息而建立關系,關系的品質會受到外在的、生理性的和心理性的噪音干擾。”
舉個例子,當你和一位高富帥同學聊天的時候,由于你們的背景不同,所以你們的話題交集很少,但你們學校學歷相同,所以還是有點交集的,而此時正好你心里想著你的未來,他心里想著他的女神,所以溝通的品質會受到這些“噪音”的影響。這就是溝通發生的過程。
3.溝通的原則(WHAT)
當你和你的高富帥朋友聊天時,這些原則主導了整個談話過程:
①信息可以是有目的的也可以是無目的的:譬如說你可以詢問對方家中到底有多少座豪宅,也可以隨意扯淡,聊聊家常。
②越多溝通不見得越好:話不在多,到位就好,生活中見過太多人因為話多而找人厭,要惜言。
③溝通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當然咯,跟錢一樣,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甜點:你可以通過這些社交網絡打造你的個人品牌——簡書、頭條號、微信公眾號、網易號、一點號、豆瓣、微博等等
二、向里看:自我、知覺及情緒
1.自我概念
為什么認清自我呢,因為“你是誰”這個問題不僅會反應也會影響你與他人的溝通。你認為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就會做什么事,說什么樣的話。
①自尊:做一個高自尊的人
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評估,自尊的高低就是取決于你如何看待這些自我概念,高自尊顯然有很多好處、優勢,而要想成為一個高自尊的人,就必須弄明白自我概念,然后給自己一個更正面的自我形象。下面是書中給出的四點建議:
對自己有真實的認知,不偏不倚;
有切合實際的期望;
有改變的意愿;
有改變的技巧,借助書本、導師等。
②自我的展現:認同管理
因為有認同的需求,所以我們都是一個“多面人”,在不同的場合、情景下,我們會展現自己不同的一面。甚至當我們過分追求別人的認同時,我們還會說謊、弄虛作假等等。
③自我袒露:說出心里話
在關系不同的人面前,我們的自我袒露是不同的,比如在閨蜜好友面前,我們可以透漏自己的情場失意、不為人知的小秘密等等,而在同事老板面前,我們只是萍水相逢般的聊聊日常。
2.知覺:知覺檢核、枕頭法
我們會受到各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來誤判別人,比如自己的刻板印象等,來給別人貼上標簽,而想改變這種狀況,一個好辦法就是知覺檢核:
①描述你注意到的行為;
②列出關于此行為至少兩種可能的詮釋;
③請求對方對行為做出詮釋。
舉個例子:
當你進門時,大力的關上了門;(行為)
我不確定你是否對我生氣;(詮釋一)
或者你只是比較匆忙;(詮釋二)
能告訴我為什么嗎?(請求澄清)
但當我們遇到更加復雜的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處理呢?那就是“枕頭法”
針對你們的分歧,真誠的把自己放在枕頭的每一個立場上。
a.你的立場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b.對方的立場是對的,你是錯的
c.你們的立場都是對的,也都是錯的
d.立場的對錯不重要
e.最后,承認以上四個立場事實上都有真理
只有當你不再執著于自己的立場,而是想象著身處其他立場的感覺時,你就會發現,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們的想法是多么的相似只是形式不同罷了。此處的枕頭法與《一念之轉》一書中的四句話改變人生有異曲同工之妙,想進一步擴展的推薦一看。
3.情緒
如何增進你情緒表達的有效性?
①擴充你的情緒詞匯,準確辨認感覺,描述你身上發生了什么:你覺得如何?比如,我感覺自己現在是興奮的,全身上下熱血沸騰。
②評估何時何地地表達感覺,在合適的場合表達,四處發泄自己的情緒后果自負喲。
③對自己的感覺負責,斬斷無助益的情緒,比如最經典的就是“應該”的謬誤,老板應該怎么怎么樣,朋友應該怎么怎么樣!別逗了,用更具建設性的思考取代這些無意義的抱怨吧。
三、向外看:語言、非語言與傾聽
我們向里看看完了,下面我們開始向外看,溝通最明顯的動作有兩種:說和聽。關于說,我們需要在現實中反復打磨,并注意除了用嘴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再用我們的身體在說話,不同的肢體動作表達的意思遠比語言豐富,良好的言行加良好的舉止才能讓你的溝通更加順暢。
傾聽是我們要努力修煉的一項技能,許多人只會突突突的說個不停,卻學不會認真聽別人說話,關于說和聽以前的文章多有涉及,現在不再贅述,只做相關書籍推薦。
關于說的書推薦孫路弘的《說話的力量》,書中介紹的墊子法、撲克牌法對于訓練說話都非常棒;關于聽的書推薦《傾聽術》,運用NLP教你聽的實用技巧,書中的鸚鵡學舌式傾聽技巧更是十分給力;另外關于親密關系的好書推薦《愛的五種語言》,如果你不懂愛的語言就去表達,那跟用俄語日語與親人溝通沒什么區別,所以要想改善親密關系,愛的五種語言你要懂!
文/NJ_LIFE,本文為《溝通的藝術》讀書筆記,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若需授權,請務必聯系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