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2017

逝去了的2017年,互聯網已被喻為“基礎設施”,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數字平臺,正在從“多用戶”平臺,變成“全用戶”平臺,它像水電設施一樣,成為今天人類社會所有個人和組織的基本需求。技術社會發展的引擎正由互聯網逐步轉換為AI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信息技術,開始由表及里地融入各行各業的全流程,線上線下開始打通成為一體。20多年的發展已圓滿完成IT使命,正被DT迭代并開啟了DT轉AI時代的新征程。事實上,新版本的社群經濟以互聯網、智能手機、移動PC、微信、平板、手環等智能設備普及為標志從2012年就悄悄開始發展起來了,隨著2015年“互聯網+”順猛功勢持續發展,社群經濟已成了無邊界的“大一統”經濟模式。為什么互聯網公司這么值錢?答案是因為互聯網代表了先進生產力。

人類進入網絡時代20多年來,技術社會發展的引擎正由互聯網逐步轉換為AI,人類從IT(信息)時代進入了DT(數據)時代,又從DT時代邁入了AI(人工智能)時代。在技術文化的精神和物質產品這一層面上,AI技術文化率先在內容產業實現突破。AI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內容生產、分發和變現的一系列過程,AI時代下內容產業出現了全新的生態系統。AI人工智能和5G技術將在未來3到5年內重新定義智能手機。未來30年,人工智能的智商(IQ)將高達10000。相比之下,人類的平均智商只有100,而天才是200。孫正義稱:“我們人類創造了工作,前提是人類總是比自己發明的工具更聰明。而AI這是首次,工具變得比我們更聰明。”不過孫正義補充說,人類在一個方面永遠都會比機器人更強,那就是想象力。無獨有偶,今年3月時任Infosys首席執行官的史維學(Vishal Sikka)指出:“如果我們還是不思進取,毫無疑問,我們的工作將被人工智能消滅。在未來十年內,甚至都不需要十年的時間,我們今天所做工作的60%到70%將會被人工智能取代,除非我們自身能夠不斷進步。”人心、人性、情緒與情感,這些超越條分縷析的理性,通常表現為混沌的、感覺的、經驗的內容,一旦被掃描與分析,被代碼化和數據化,在大數據和AI面前,我們似乎都徹底失去了作為人的獨別與驕傲。因為高科技經濟的大部分內容都涉及相對平常的工作,這是計算機接管的主要內容。以前的二十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二十年,我們會把機器變成人。過去的200年是知識、科技的時代。未來100年是智慧、體驗、服務的時代。

即將過去的2017年給我們留下了太多記憶

2017年的CPU:華為海思麒麟970處理器將擁有55億晶體管,芯片面積為100平方毫米。搭載人工智能處理器麒麟 970,12核GPU支持4.5G網絡,下載速度可達1.2Gbps。蘋果A11、高通驍龍835以及三星Exynos 8895、麒麟970等處理器都使用10nm工藝制程,出色的能耗比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三星為高通代工采用10nm 工藝生產驍龍845處理器,相對PC的x86復雜指令集架構而生的ARM精簡指令集架構,核心面積可以再減少10%。驍龍845由4個A75和4個A53內核組成,搭載最新的X20 LTE調制解調器,能接收相對WIFI覆蓋范圍更廣、傳輸速度更快的信號,開啟了隨時連接的PC革命,真真切切的邁入了物聯網時代,新一代網絡上可提供千兆位連接,最高下載速度達1.2Gbps,性能相比驍龍835有25%的提升。驍龍平臺Win10 ARM筆電或平板電腦“永遠在線(always-on)”,即“更持久的續航+4G網絡的支持。”搭載ARM架構處理芯片的筆記本電腦可以達到20~29個小時的續航時間,大大提升移動辦公體驗友好度。驍龍845在Kryo處理器架構、Adreno圖形架構、LTE基帶、ISP圖像處理單元(增強型景深感應)等方面進行升級,在性能上滿足大部分移動設備功能擴展需求,搭載驍龍CPU和Win10的這類筆記本也被稱為“Always Connected PC”,主打實時連接和長續航。除了支持Win10 ARM(win32程序也能在低功耗的ARM結構CPU上運行這本身就是Win10創造了革命性的奇跡)筆記本外,還支持手機、平板電腦運行Win32和UWP應用程序。

2017年還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按部就班地推出了18核心的處理器Core i9-7980XE,可以說是地表最強的消費級處理器,能夠與之比擬的只有 AMD 旗艦款16核心的線程撕裂者Threadripper 1950X。1968年,英特爾公司成立。1969年,AMD公司正式運營。從此后,兩家公司長達48年的競爭維持至今。為了與高通(移動端芯片占60%)搶市場份額,英特爾已經跟老對頭AMD放棄恩怨,聯手言歡,推出集英特爾CPU和AMD GPU為一體的混合芯片,并將進一步聯手Win10助推移動芯片。Intel的新款ARM芯片將是10nm工藝、頻率最高3.5 GHz處理器,同等配備1億晶體管(是三星處理器密度的兩倍)時,功耗只有0.25 mW/Mhz。

2017年的寬帶:PCI-e 4.0的傳輸速率定義為16GT/s,比3.0翻番,而下一代的5.0則繼續翻番到32GT/s。也就是說按照最新的標準,PCI-e 4.0可以達到每秒160億次傳輸。帶寬方面,全新的PCI-e 4.0的帶寬速率為可以提供到64GB/s。

2017年在持續推進“提速降費”方面大有作為,三大電信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多輪提速不提價的活動,在不增加資費的情況下,使寬帶速率有了大幅度增長。全面普及4G網絡,已有54.2%的用戶使用50兆以上高速率的寬帶產品。實現了所有城市全光纖網絡的覆蓋,光纖寬帶的比例在全球是排在第一位的。

2017年的互聯網: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成交額11月11日0:00始僅過11秒破億元,過了3分1秒,突破100億元人民幣。2016年,天貓“雙11”成交額突破100億元用時6分58秒。天貓雙11全天總交易額突破1682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9.4%,交易額比去年增長475億元。 再次刷新了7年前的9億、6年前的34億、5年前的191億、4年前的350億、3年前的571億、2年前的912億以及1年前的1207億元。種種數據表明,中國的電商網購事業仍存在巨大的空間,據大數據公司星途數據統計顯示,天貓銷售額占全網比例66.23%,京東占比21.41%,蘇寧易購占比4.34%,亞馬遜占比1.95%,唯品會占比3.43%,其他電商平臺占比2.64%,雙11全網總銷售額達2539.7億元,產生包裹13.8億個。

2017年的互聯網已進入“萬物互聯”數字經濟時代,以AI及5G技術為主題,圍繞數字經濟、前沿技術、互聯網與社會、網絡空間治理和交流合作等全方位著力于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倡導國際社會在網絡空間尊重差異、凝聚共識,聚焦發展、助力創新,讓互聯網繁榮健康發展的機遇和成果更好造福人類。馬云表示:今天的互聯網企業是時代的寵兒,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的機遇,也從來沒有獲得過如此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擔當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巨大責任,時代給了我們技術的能力,我們唯有不斷創新、不斷創造新的技術和創新,與這個時代相匹配,我們應該靠創新贏得市場,要靠技術贏得利潤,要靠擔當、要靠共享、要靠普惠精神,才能贏得尊重。

ICT信息通信技術正在驅動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每一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都會引發世界格局的變化。新零售的核心就是線上線下的結合,人、貨、倉、配的結合,虛和實的結合。未來中國60%-80%的零售是新零售。ICT帶動作用明顯增強,數字經濟2016年規模是22萬億元,2017年預計26萬億,2018年預計為30萬億,快速增長的這三個年頭每年增加4萬億。占GDP比重分別是30%、32%、34%。2020年我國的數字經濟規模有望突破32萬億,占GDP的比重超過35%,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

2017年給我們的新認識

關于“二進制”:三流的人才懂應用,二流的人才懂開發,一流的人才懂原理。從DT回到IT,從IT回到PC,從PC的發明創造一直追根溯源,不得不提中國傳統文化。老子曰:“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陰中有陽,陽中有易。在諸多陰陽易理的典型案例中,二進制就是很好的詮釋。越高的進制對計算機來說意味著越復雜的電路。二進制用最簡單的門電路就能直接解決萬物變換的正反兩種狀態,高低電平正好表征兩種狀態“1”、“0”,對應著門電路的開和關,這正是圖靈發明計算機的基本原理,也是今天使用的馮·諾依曼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根據這一工作原理,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PC),自從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州阿蒙克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推出5150的新款電腦,“個人電腦”這個新生市場隨之誕生。當年的IBM5150看起來像個米色的“大盒子”,當時售價1565美元,只有16K字節的內存,可以使用盒式錄音磁帶來下載和存儲數據,也可配備5.25英寸的軟件盤驅動器。IBM創立的個人計算機(PC)標準,至今仍被不斷的沿用和發展。2004年,IBM將個人電腦業務出售給中國電腦廠商聯想集團。

關于正反兩種狀態的瞬息萬變,針對社會變遷而言,《道德經》講:禍福、正奇、善妖在一定的條件之下,就會發生轉換。實際上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存在著正反兩個方面,就看具體的情境之下,誰占主流。非主流有向主流發展的趨勢和愿望,一旦它的發展程度超過了主流,非主流就會成為主流,主流就會變為非主流。這個轉換是微妙盡本份。不易察覺的,它在地底下悄悄的起著變化,那么,誰能夠在幾微之處,預先發現這個變化,順應這個變化,走在時代的前面呢?這就是“微”,一葉而知秋,從青萍之未預知到狂風驟雨。

關于計算機語言:計算機語言是指用于人與計算機之間通訊的語言,如今通用的編程語言有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高級語言是絕大多數編程者的選擇。沒有最好的編程語言,只有最合適的編程語言。針對Web開發而言,JavaScript是地球上最常用的編程語言。雖然JavaScript是為處理前端HTML靜態頁面而生的,但即使是后端開發者也比其他任何語言都更有可能使用它。相對C語言來說php是弱語言,主張務實快捷,一切以最簡單的代碼完成功能為主,好開發,好部署,好更新;python是極致簡潔,力求用最簡潔的語法高效完成任務;java是嚴謹,語法要求各種強制類型,強制try catch之類的。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定性,應用語言的領域不同,在項目中開發中使用什么語言,就看什么語言最好了。選擇首門編程語言是最困難的決定之一,PHP 和 Python 都值得我們關注。兩種語言都提供了許多學習機會,包括用戶友好的語法檢查工具,使學習過程變得容易并獲得扎實的語言基礎。各種語言之間存在著相似的地方,掌握語言的原理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讓語言去適應項目,反之亦然。思想比代碼重要。機器用來干活,人應該去思考。PHP Web應用開發滿足移動辦公設備需要,在琳瑯滿目的Apps應用中,相對C/S架構桌面應用領域而言,B/S架構Web應用領域更潮更為實用,已成為開發主流。PHP 其實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計算機語言,而更像是一款用于向靜態 HTML 中添加智能機制的工具。大家可以將信息存儲在數據庫中并為其匹配靜態標簽。雖然還有更多功能,但總體來看 PHP 的基本作用就是對我們提取自數據庫的字符串進行粘接。PHP7和PHP5進行對比:性能確實有3到4倍提升,無論是在php純腳本中,還是在框架中,PHP7高性能的表現都是一致的。PHP7很快,PHP7+OpCache飛快,PHP7確實牛逼,PHP的新時代已來臨,趕緊用起來。

Python起源于一種腳本語言,用于科學計算,如今是網紅語言,從AI向Web和商業等技術領域不斷地滲透。這些技術領域可是由一些大公司(Swift,Java,C#,C++)在背后推動,有大量的資金支持。Python 的優雅和簡潔無疑是最大的吸引力,在Python的思維方式中,明了勝于晦澀,簡潔勝于復雜。優點就是語言太高級,語句語法抽象到近乎人類自然語言(當然是英語了),Python的哲學就是簡單優雅,盡量寫容易看明白的代碼,盡量寫少的代碼,實現功能最大化。缺點就是比最接近硬件底層的C語言(編譯型)要慢100倍。對于運維工程師而言,用 Python 替代讓人痛苦的 Shell,做一些復雜的任務,可以說是一種解放。2017年之后,不會Python的運維工程師,有可能就會被淘汰。Python 相比 PHP 稍有優勢。對新手而言,Python 代碼更易讀,也因此易于理解。PHP 一直都比較難,不受新手喜歡。但也因為規則困難,也很少有錯。在格式上 Python 容錯度很高,代碼不會因為一些小錯誤而崩潰。因此對初學者來說很有激勵性。這也是為什么許多學校優先選擇 Python 作為編程入門語言。PHP 社區也在盡量使得該語言變得對初學者友好。通過課程與教程,PHP 專家正在讓它變得和 Python 一樣易于理解。

在報考大學志愿和初入社會擇業的小年輕們中流行這么一句話:文選金融,理考碼農。雖然說中國IT起步比較晚,中國程序員工資在全球可能還是倒數的,但是國內無數個版本的平均薪資排行榜上,程序員薪資收入依然非常可觀。熟練掌握Python應用是運維工程師的必備神器。從今往后,運維工作的相關經驗將會變得非常重要,而且也將成為程序員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具備很好的各層面問題的解決能力及方案提供、全局思考能力等。由于運維崗位所接觸的知識面非常廣闊,更容易培養或發揮出個人某些方面的特長或愛好,如內核、網絡、開發、數據庫等方面,可以做得非常深入精通、成為這方面的專家。網站規模越來越大、架構越來越復雜;對專職網站運維工程師、網站架構師的要求會越來越急迫,特別是對有經驗的優秀運維人才需求量大,而且是越老越值錢。

如果是業余愛好者,建議學習一些與自己工作相關、對工作有幫助的語言。比如:在辦公室工作,專門的財務人事軟件過于龐大,因為太專業化無法滿足自己工作的個性化靈活需求。那么推薦學習VFP(單機版DBMS數據庫管理系統)或者Powerbuilder(C/S架構MIS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工具)這些專注于數據處理的語言,根據自己的需求,編寫程序把原來分散在各個Excel文檔中的數據統一管理起來,這樣既方便了工作,又可以通過可視化編程敲開程序員天堂的大門,甚至變身成為同事眼中的自動化“高手”;再比如,如果想跟一下網絡時代的步閥,可以試著學一些與公司業務相關的Web編程語言(PHP或Python等),開發一些實用的App、微信應用小程序或其它Web MIS管理系統應用程序。

關于編程思維:DT時代學編程比學英語更重要。關于編程,庫克與納德拉呼吁“編程要從娃娃抓起”。庫克稱:社區大學比四年制校園更加多樣化,因此社區大學是重點發展對象。庫克還表示,蘋果將進一步提高學習編程人員的種族、性別和地理多樣性。教會人們如何全面、客觀、系統地去分析并解決每一個問題,編程也訓練了人們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說,想要系統解決問題的話,你可以不會寫代碼,但你一定要擁有編程思維。學好編程,其實和是不是學計算機專業沒多少關系,和學歷高低沒多少關系,和年齡沒多少關系,但是和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息息相關。親自參與能讓你對編程的理解有大的改變:編程沒有想像中那么神秘。但是想要實現某個功能,你就得去思考:第一步要怎么做,第二步要怎么做。分析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你能準確地把你的想法用編程語言表達出來,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你就會理解,講究邏輯是多么重要。邏輯思維的力量表現為:清晰,簡潔,有力。編程的思想是在訓練過程中,日以積累培養邏輯思維,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慢慢形成的。因為你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是有依據,有目的,有方向,無形中影響著你的生活點滴。

關于Win10“大一統”:自2014年10月開發Win10以來,納德拉領導的微軟公司一直利用Windows桌面系統的生產力壟斷影響力,來自然的推進移動計算設備(手機為主機甚至手表為主機)的普及。手機、手表、眼鏡、頭盔、甚至鞋子……萬體一核,跑的都是相同的Windows核心----win10,這個意義要單單比手機這一個形態意義更大。win10時間軸已現身于Redstone4預覽版中貫穿一切,構建起在Windows、iOS、Android設備之間無縫銜接的一致體驗。PC運行win10基本配置官方推薦處理器:Intel 7代處理器(酷睿、Xeon E3系列和現役的Atom、賽揚、奔騰)及AMD 7代處理器(Ax-9xxx, E系列 Ex-9xxx, FX-9xxx)內存:8GB以上擁有可信安全執行模塊TPM、支持硬件虛擬化技術等。

未來的Win10不僅僅是系統而且更是一項服務,微軟確保自己的服務能夠覆蓋到更多平臺,在原有同質化的基礎上這些服務更是差異化的體現,即微軟在不同平臺提供的服務形態與功能并不相同。在先前微軟系統手機產品不夠給力的情況下,微軟和高通聯手推進win10 ARM筆記本或平板類產品,算是另辟蹊徑的做法。隨著ARM處理器性能的不斷增強,Win10系統轉移到手機上會更加容易。未來搭載ARM處理器的筆記本或平板電腦將獲得這些通用應用和X86 Win32的支持。這意味著搭載驍龍845平臺的終端(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AR/VR設備等等),都可以運行Win10,并支持傳統的Win32桌面軟件。Win10已經成為了一個跨ARM、X86的操作系統。今后的手機或平板移動設備使用的CPU只要是ARM架構的驍龍845芯片或intel芯片,配合Win10系統,移動辦公體驗將會大大提升,因為Win10 ARM兼容PC機上運行的win32可執行程序(EXE)而大大降低應用軟件的開發成本,這對擴大Win10生態或Windows大家族都帶來極大好處。

納德拉稱,微軟是從廣義上看待移動性的,也就是說所謂的“移動性”應該存在于所有設備,而不應該僅僅依靠手機等單一設備來體現。這種理念體現出一種和其他公司所不同的差異化,這也是微軟特別關注的方面。重點就是Win10手機要著力于差異化,體現生產力。Win10手機主要特點就是易管理性。Win10手機的安全性與Continuum可以使其象PC一樣使用,微軟也會繼續從差異化入手來鞏固這一獨特優勢。Win10 ARM版的系統是為了給Win10筆記本設備帶來更持久的續航以及實時聯網能力。微軟已經推出了基于高通處理器的Win10筆記本設備,一旦這些設備表現良好,續航和實時聯網能力得到保證,微軟很可能會借機推出Win10 ARM版的智能手機。再說,微軟已經研發出來一種新功能,就是讓Win10系統自動適應任何尺寸的設備,自主調整界面大小。PC、筆記本以及微軟AR眼鏡頭盔都是采用完整的Win10 系統,為了保證體驗一致性,手機用上Win10系統也是必然。另外,采用Win10 ARM版的系統解決了生態問題。

未來的Win10將憑差別競爭,靠特色取勝。扁平化Win10廣泛應用的同時也借助互聯網蝶變效應扁平化了世界,消滅暴利、抹平技術、拉平差距、削弱關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17,日歷翻到了本命年,車子開到了十萬公里,接觸PC和了解IT業及互聯網已經足足二十個年頭。 關于IT業及互聯...
    人可工作室閱讀 192評論 1 3
  • 去年的1月1日我在簡書寫下來我成人以來的第一篇文章《結束2016,開啟2017》,也是加入007不寫就出局的第一篇...
    任家李拉拉閱讀 194評論 0 1
  • 再見2017 , 你好2018 。 回憶可以隨時重現 , 但時間卻一去不再復返 ,那些去過的地方 ,見過的人 ,唱...
    逝我閱讀 441評論 0 6
  • 跨年演唱會、跨年演講、跨年娛樂……你去關注是的哪個?而我今天總結一下今年的得與失。 一只狐貍干果 敘述一下自己的創...
    丁昆朋閱讀 194評論 0 0
  • 本文是我對自己2017年的總結,和對2018年的展望。 2017年我完成了一些事,也搞砸了一些事,有收獲,有失敗。...
    金博宇閱讀 447評論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