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們一家三口邊吃飯邊看電視劇,故事很感人,講述一個殘疾老人和一只狗的動人故事,我們看得津津有味。中間插播廣告時,我提醒兒子去洗碗,兒子很聽話的去(可能因為他爸爸在吧!)洗碗,擦桌子,最后還給我們端了一碗梨水!等我想叫兒子過來接著看時,兒子已不知躲哪兒了!過了二十分鐘后,兒子才走出來,滿臉喜色的對我們說“我把所有作業(七課作業)都寫完了!”
“太好了!兒子,休息一下吧!”“你想休息多長時間呢?”
“半小時吧!”我忙說“行!”
邊看著電視,老公又結合著電視節目后“中國花卉市場的調研”,又主動給我們講講今后社會的發展對人的要求,提醒兒子改掉缺點,努力學習!趁此機會,我趕緊提現醒兒子向爸爸解釋他那天晚上的事,想緩和他們的關系!效果還不錯,兒子說了說,老公也對兒子提出了要求!我們各自把自己的想法都說出后,老公的氣也消了(已有兩天不理我們了!)。
半小時一到,我和兒子起身去執行我們原計劃“復習副課”。
我仍先征求兒子的意見“復習多長時間?”兒子說“半小時吧!”
我試著說“四十五分鐘吧,整好一節課,怎么樣?”兒子爽快地說“行!”
后來我和兒子一起復習了他討厭的政治不過沒復習完“留了個小尾巴”。但效果不錯,他很討厭背政治要點,于是我挑了幾道題,教他抓關鍵詞來記背知識點,兒子很快都背會了,他也顯得很開心!于是我又提議他把數學(提升題)講講,其先他有點不想干,但在我學“學多長時間,就玩多長時間的”獎勵制度刺激下,我們又學習了45分鐘!也把他昨天沒弄明白的題也搞通了!
隨后兒子的表現更是出忽我們意料之外:他先是自己烤了饃吃,吃之前,懂事的讓我嘗了嘗,然后打掃“戰場”——收拾茶幾,并把他老爸吃剩的放回抽屜里……
反思一:真正的尊重他!!
從兒子晚上的積極表現來看,我突然發現“當我尊重”兒子,事事征求他的意見時,尊重他的想法,這時兒子不僅變得好說話了,對學習也不是那么排斥了!
對兒子的事情,比如玩多長時間,學習多久,干什么,我都要問問他的想法“兒子,你準備干什么?”“做多久?”,再說出自己的建議時,兒子也都能說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在執行時他會心平氣和的去做,不亂發脾氣。
而以前,當我以商量的口吻(其實要求他必須按照我的要求做)對他說“我們去學習吧!”的話時,他常常會很排斥,即使有時去做了,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學習效果也極差!最后我們母子關系搞得很僵:兩人都很生氣!
反思二:及時的表揚肯定他。!
當他每做好一件事,我都會當著老公的面夸獎他,比如他主動給我們端梨水,我會說“哇,兒子你太懂事了!這梨水太及時了”
當他吃完飯主動洗碗收拾東西時,我該說“兒子,你太能干了!”(其實應該說有兒子真好!)“兒子你會主動做事了”
當兒子做對題時,我會說“兒子,你腦子太好使了!”
當他又多學習了十分鐘,“兒子,你學會了堅持!”“這就是積極主動的學習!”
此時想想錦明老師“愛表揚課程”——及時表揚,我以前自認為自己對兒子的表揚夠多了(我每天都在寫感賞日記),其實更多的是在心里對他的表揚,并沒有付諸于行動——大聲說出來。我并沒讓兒子直接感受到我對他的認可和接納。我原來給兒子的信息太模糊!他接受不到!所以他不知自己做的好還是不好,他沒有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相反很多時侯他從我們這兒接收到更多的是批評,指責,抱怨和不滿!
所以他做事學習才會很被動,所以他才會覺得學習是不快樂的!
所以他那么喜歡玩游戲!因為在游戲里,沒有批評,沒有指責,沒有抱怨,沒有不滿!
所以,我們對他的表揚不是太多,而是太太少了!我們不是發自內心的欣賞他!接納他!
兒子為什么認為自己不愛學習的,因為他是迫于我和他老爸的壓力,不得不去學習!他不是為了自己在學,他在為我們學習!這大概就是為什么兒子逆反!(其實他真的太懂事了,他只是稍微對我們不滿,并沒向其他孩子那樣走極端!謝謝兒子!)
為我們的無知和簡單粗暴的做法,為自己的自以為是(前段時間自認為自己學親子教育學的不錯)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