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一篇理解刻意練習的文章,今天還需要加兩條關鍵點。
先復習一下艾利克森對刻意練習的定義:
刻意練習的本質是把短時記憶轉化成「長時記憶」,需要有明確的目標、有「反饋」、專注的練習……
刻意練習其實就是針對大腦的訓練,更具體的可以說是記憶方式。那些擁有非常強大專業能力的人就是因為他們在這個領域里面擁有大量的「長時記憶」,這才是刻意練習的本質。
需要強調的是很多練習都是沒辦法激活長時記憶能力,刻意練習有兩個關鍵點:
- 練習基本功(套路)
- 針對性重復練習
掌握大量優質的套路
這里的基本功不是練習入門技能,而是學習套路。所謂的套路是前人已經搞明白后總結出來的“知識罐頭”。知識罐頭就是前人已經搞明白的東西,抽象為非常簡潔的東西,然后可以直接拿來用。就像我們會熟練使用智能手機的各種功能就行了,不需要把里面的各種處理器,各種sence元件的原理也徹底的搞清楚。
基礎訓練,練的是什么?是套路。人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絕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隨意的動作,它們大多具有某種“結構”,這些“結構”就是套路。下棋用的定式,編程用的固定算法,這些都是套路。@萬維鋼
有兩個套路非常重要:經驗和概念
經驗:都是前任在長期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往往是在書本里無法學到的。就像很多優秀的匠人都是學徒的方式傳承,長期和師傅在一起才能夠體察學習到這些微小的匠心,融入的自己的作品中。所以《刻意練習》非常強調經驗豐富導師的重要性,好的導師我們不能強求,但是我們可以找到非常適合自己的模仿對象,比如我在個人成長方面的模仿對像就是李笑來。
概念:只要你掌握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你就掌握了一系列知識。之前專門寫過這一點:概念至上原則
針對性重復練習
所謂的針對性練習就是指,把大的知識體系拆成一個個小模塊,針對這些小模塊,分頭去練習。所謂的重復訓練就是指有效地重復某個訓練,直至改變大腦的神經回路,讓自己的大腦形成“肌肉記憶”。
這樣就說明以賽代練的練習其實是效果很差的訓練方式,每一個記憶模塊都是隨機的而且是淺度的激活,不能形成長時記憶。練琴最后還是指法的練習,下棋也是不短有大量的打譜練習。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我會大量收集優秀的標題,琢磨,模仿。也會針對優秀的句子,例子,情景描述專門模仿學習和練習。
長時記憶是學習過程中神經元在物理狀態的改變,所以一定是有大量的練習,才能夠達到激活長時記憶。
隱性知識無法通過刻意練習獲得
我們沒辦法通過刻意練習成為一個卓越的CEO,認知復雜性高與認知復雜性低的學習活動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隱性知識的多少與比重。隱性知識需要在情境中去尋。認知復雜度(cognitive complexity)是指你建構“客觀”世界的能力。
認知復雜度高的人具有高度復雜化的思維能力,更善于同時使用互補與互不相容的概念來理解客觀世界。真實世界中,黑白對錯并非截然分明。
西蒙認為人的“有限理性”體現在學習中就是“情境理性”—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學。人的學習受到情境的制約或促進。你要學習的東西將實際應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應該在什么樣的情境中學習這些東西。比如,你要學習編程,就應該在 GitHub 里學習,因為你以后編程就是通過 GitHub。
有效學習是進入相關情境,找到自己的“學習共同體”,學習者最開始時圍繞重要成員轉,做一些外圍的工作,隨著技能增長,進入學習共同體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終成為專家。
尾巴
寫的有點復雜了,小結一下:
掌握大量優質的套路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并且在對自己重要的技能提升中,記得把大的知識體系拆成一個個小模塊,針對這些小模塊,分頭去練習,大量的練習。另外找到自己的“學習共同體”和好的導師或者模仿的榜樣。
刻意練習,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記住這4個點就夠了。
參考資料:
1.《如何成為一個高手》by 羅輯思維
2.《刻意練習》by 艾利克森
3.如何才能從新手到大師 by 華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