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被賦予神職卻非神人

從小學開始,我們就開始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樣的詩句,用來歌頌教師的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寫過最多的比喻句是:老師像辛勤的園丁,哺育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老師像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老師像粉筆,犧牲了自己,留下了知識……這些無疑都是在歌頌老師的。

一直以為,老師都是被所有人尊敬的職業。因為他們身上承擔著教育下一代的責任。正所謂“傳道受業解惑”。甚至于還有一句被很多人奉為真理的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相信很多人在選擇大學的這個問題上,家里人給你的建議都是讀師范吧!因為他們覺得老師是一個很輕松的職業,有周末雙休,有寒暑假,然后帶著工資的假期。工作強度也不大,不就是上上課嘛?以上這些,大概是所有人都有的對于教師這一職業的“誤解”吧!

在幾年前,我也一直這么認為。甚至于我很排斥老師這個職業,揚言“這輩子打死我也不會去當老師。”而現在,我正在一步一步的慢慢走向老師這個崗位。

一開始學教育大概只是為了考個證,然后還想著不當老師,學學教育,以后教育自己的孩子會方便很多。抱著這樣的想法,我開始接觸教育學這門學科。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是在大學的一節選修課上,那堂課上老師的話讓我終生難忘。

真正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大部分組成。那么哪個影響是最大的呢?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是學校教育,因為每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必須上學,而上學就是為了學習知識,學習做人的道理。不可否認,學校就是為了學習而成立的。可是,是不是就意味著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不重要呢?其實不然,一個人最初接受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她從剛出生就開始接受家庭教育,家庭環境,家里人的言行舉止都在影響著一個孩子的發展。而社會教育呢?它會貫穿我們整個人生,所以這三者究竟那個重要,不得而知……

在學校教育里,承擔主要教育責任的就是教師。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還有教學生如何為人處世。教師主要還是通過上課來實行教育者的責任。那么,上課是否真的如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呢?當然不是,面對一個由來自不同家庭背景,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智商情商一群孩子組成。如何處理者其中的關系,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理解,明白你所教授的東。這大概就是上好一節課最難的一點了吧!

很多人習慣性的把孩子成績下降,孩子成績不好,孩子的各種缺點統統歸咎于老師沒有教好,老師不負責任,老師偏心……

從某一個角度上看,老師其實和醫生是一樣的一群人。你沒有醫治好病人,家屬說你沒有盡力,而老師呢?學生沒有取得優異的成績,家長說你不會教書,沒有經驗。老師和醫生是被人們賦予了神職的職業,可是人們卻忘了,這個職業被賦予了神職,并不意味著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就是神人啊!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我會有自己的情緒,會有自己的力不能及,會有自己的無可奈何啊!我被賦予了教育下一代的責任,所以我竭盡全力的做好每一件事,上好每一堂課。可是那并不意味著我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取得100分的好成績,并不意味著我能無微不至的去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畢竟人的精力有限。我會盡最大的努力教好每一個學生,盡力做到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而這些,都只能是是盡力,而不是百分百。因為作為一個普通人,誰不喜歡聽話乖巧,成績好的孩子啊?作為一個普通人,誰能不帶絲毫的個人情感去看待一件事?

最后,教師只是被賦予了神職,卻并不是神人。希望大家可以多理解一下生活中的這些普通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教師這個職業。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