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市都開始變成“欲望都市”了,醉倒在欲望里,讓我們忘記了:是什么時候開始有欲望?每個階段又都是什么欲望?哪里又是欲望的盡頭?
(一)
前段時間有個剛辭職的朋友約我喝下午茶。
在炎熱的午后坐在奶茶店里吹空調,原本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可是朋友卻滿臉愁容。
“你說,同樣是工作了幾年的人,同樣是一起辭職的人,為什么有些人就可以說走就走出去旅游,什么青島泰國新加坡的,而我只是在家吃吃喝喝幾天就要開始找工作了”
我笑,“你也可以去旅游啊”
“可是沒人跟我一起,一個人又不敢去。而且旅游要花好多錢啊,我又要交房租又要養活自己又要存錢的,哪有錢旅游啊”她嘆了一口氣。
“那你就在省內旅游咯,再不行就市里。這樣總花不了多少錢吧”
她笑了。
其實這樣的欲望有點像一場無謂的掙扎。明明是自己能力所不能及的事,卻還是向往著憧憬著對比著,給自己壓力。生活中這樣的欲望可能會有很多,但是回頭想想,多累啊。費百般的力氣去實現一個遠大的理想而不得,不如就先從小目標開始,一點一點實現多有成就感啊。
(二)
想想我們讀書的時候,欲望都很簡單:能每天和同學一起玩,老師講的課都能聽懂,考試的題目都會做,甚至是偷偷暗戀某個人,即使不被知道也覺得是甜的;初出社會的時候,欲望開始長大:想找個自己喜歡的工作,遇到好相處的同事和領導,自己想要的東西能憑自己的努力爭取到,自己養活自己,不向父母伸手要錢;可是,當你已經工作了幾年,見多了別人的生活,發現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欲望又開始生長了:想要找高薪水的工作,找個條件不錯的對象,有錢有時間出去旅游拍美美的照片,不想跟別人比較的時候低人一等。就好像朋友圈里報喜不報憂的人,到4s店里拍照炫富的微商……當欲望開始漸漸填滿內心,自尊和虛榮就會使精神上過度負重,讓人喘不過氣。
是見多識廣了于是開始了對比的生活?是社會風氣影響了我們對自身能力的判斷?還是漸漸長大的欲望不斷催促著我們給生活施壓?我們慢慢變成了誰?可能是現在的你所羨慕向往的人,也可能是過去的你所討厭看不起的人。
(三)
古人說:“欲壑難填”。人一旦開始有了欲望,它是會漸漸長大的,長大到某個階段你會發現你開始難以滿足它了。但是,人性是應該駕凌在欲望之上的,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和未來,主導權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或許別人現在擁有的東西你沒有,那就放下它,忘記它。從自我小目標開始努力,或許在未來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自己突破了質的飛躍,甚至也擁有了別人沒有的東西。那個時候,你才成為了自己。
欲望,如果控制不住,它就是個陷阱,掉下去暗無天日,如果利用好,就是成長的利器,做不斷成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