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骨相相對于皮相來說,是更高級的美。
骨相美得不動聲色,只是站在那里清淺一笑就讓人再難忘記。而皮相卻是大動干戈。比如一個美人出門前,一定要工序復雜地沐浴熏香,描眉畫唇,最后還要再花半個小時的時間決定穿哪件衣服。但盡管如此,這美的分寸依然很難拿捏。有時擔心太過于謹小慎微而不能展現自己360度無死角的美麗,有時候又容易用力過猛像某明星一樣涂了深紫色口紅后仿佛服下了兩公斤鶴頂紅般中毒癥狀明顯。之前看到一則新聞,說一個小伙和女友共同生活長達一年,終于在一天凌晨的四點起床上衛(wèi)生間時才不經意地看到了女友卸妝后的廬山真面目,頓時大驚失色,不知身邊睡著何人。這聽起來似乎是夸張了一些,但是,我們應當明白,妝容之美,美在錦上添花,而不應是喧賓奪主,將原本的面容修改得似是而非。我自己從前崇尚素面朝天,但當年歲漸長,每次熬夜起床后看到鏡里憔悴的容顏就會忍不住描上幾筆眉毛,涂上一層口紅。不為取悅他人,只為自己看著賞心悅目。
皮相之美,只是單純地讓人感到五官長得精致秀氣好看。可是看久了,也會覺得不過爾爾。就好比你喜歡吃紅燒肉,如果天天吃,頓頓吃,也便覺得索然無味了。古代帝王縱有美艷的三宮六院,可時日久之,見慣了那些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也就看膩了。所以,需要大選秀女再選出些別致的來充盈后宮以刺激那早已被美色麻木的感官。
那么,何為骨相?
簡單說,你認識的一位熟人,站在離你不遠不近的地方,你看不清他的眉眼五官。這時你瞅上一眼,就能判斷出那是何人。此時,那人呈示在你眼前的輪廓形象就是他的骨相,當然,這樣說還是不全面不確切的。因為,骨相之美中,渾然天成之骨骼之美只占一分,比如說勻稱、修長等。而蘊于骨骼中的性情、姿態(tài)、味道、形象卻要占到九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內在的一些東西對骨相的改變會更大些。
骨相之美,不是人人能懂,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賞得來,這與欣賞者的審美趣味、文化涵養(yǎng)都有關系。一般來說,淺薄之人更傾向于欣賞皮相之美,香艷或流俗更能使之心動。而高潔之人卻容易越過千嬌百媚一眼看到那遺世獨立的骨相之美,這需要有閱人無數的眼力與閱盡千帆的經歷,但具有這樣眼力的人畢竟是少數。這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骨相美人的孤獨與寂寞,當然,真正的骨相美人,似乎并不在意這個,她們美得高傲,美得強大,美得渾然不覺,美得毫不在意。同時,具有此等眼光的人本身就已經是風骨翩翩,就已經是別人眼中的風景。
皮相之美相對來說穩(wěn)定一些,一個人不會突然變得好看或者丑陋,當然現代整容技術除外。而骨相之美卻會隨著人們對自身要求的變化而變化。比如一個人心境平和,終日詩書陪伴、塒花弄草,那么,他的骨骼終究會越發(fā)清朗起來。反之,如果一個人惡行滿貫,他的骨骼定會猥瑣濁臭。
皮相之美色彩明艷,如描述美人之“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等等,充滿了豐富的色彩。相比之下,骨相之美就顯得比較寡淡。如果用畫作來比較,皮相美就如同是工筆,連那衣裙上繁復的繡花都清晰可見,而骨相美就是寫意,雖寥寥數筆,形象卻躍然紙上,過目難忘。
皮相之美更加刻意,事先要梳洗打扮才行,在人前也要刻意展示,常說的搔首弄姿與其有些接近。而骨相美就隨意很多,所謂天生一股風流態(tài)度大抵就指這樣的骨相美。骨骼清奇、仙風道骨都指奇特的骨相美。
皮相美是溫熱的,充滿了脂粉味道,甚至意味著可親近。骨相美是清涼的,仿佛是月色下一叢飛瀑,寒冬里一地雪白,枝頭上一捧梨花。你,只可遠觀,還需把握分寸,坦坦蕩蕩,以禮敬之。
皮相美是肉體,是物質。骨相美是精神,是超脫。
皮相美是現實世界,骨相美是夢想,是追求。
皮相美是原地,骨相美是你常說的“在路上”…
紅樓中,黛玉骨骼清冷,但她的小宇宙卻無比堅定。寶釵骨骼圓潤,她也以這樣的圓潤處世為人。妙玉骨骼高潔,似謫仙下凡。寶琴骨骼靈動,如閑云野鶴。湘云骨骼純善,赤子之心。探春骨骼堅毅,曾言道“我若是男人,但凡能出得去,我必立一番事業(yè)。”惜春骨骼清僻,最終獨伴青燈古佛…
現實世界中,你我,又骨骼如何呢?
美人在骨不在皮。
而你我,總是被皮囊所困。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