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夜行,引迷途者向西去。——題記
清明雨、落落,下著杯盞間的沉默,落花流水空散落。執一豆殘燈、尚暖。于撿憶里窺見,斑駁斷垣處,有萋萋青冢。
歲月逾遠,唏噓疼痛。流年無恙,誰許過誰歲月靜好?時光不居,誰許過誰天長地久?煙花不堪剪,說,莫失莫忘。后來,夢里花涼。說,生死相依。后來,轉身擦肩。說,天涯咫尺。后來,咫尺天涯。花開時節正逢君,花落時節已陌路。落紅盡處,塵緣暗殤。誰懂離人淚?誰為雨花賦?原來,不是所有的執子之手都能與子偕老,失去的風景,走散的人,都居于緣分的盡頭。山盟海誓空對月,海枯石爛皆成癡,我亦不過是路過的幸福。
只道是,不應有悔。弱水三千,終敵不過緣分一牽。怎奈何,緣分過于吝惜,勾勒開頭,卻不贈結尾。驛外斷橋邊的一眼回眸,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靈犀相通,是梁祝十八里相送的依依惜別,最終是姣姣河漢女的隔水相望。一剎情生,一剎心死,一念繁華醉,一念繁華碎。
難收、低頭,不再回眸。
人言,離殤可解愁,笙歌可忘憂。溫血淡煮青酒,香醉伶人衣袖,怕弦斷。簾幕卷輕寒,把酒獨醉。笙歌散罷,空自嘲,妄與君偕老。
盛世幢幢,烙滿影跡。酒香醇,茗清淺。終不過繁華一瞬,折煞了世人。
菩提葉間,我聽見煙雨朦朧處禪音裊裊;掬一捧清流,看見斷橋煙柳處有素發女子望橋神黯然;擁一縷余香,觸摸到溪水畔路人留下的薄涼。浸溪蘭芽,岸上棄柳,屏前雕句。放下的只是無奈,寫下的是游絲般的零落。踱過惆悵心門,以情愫為棺相葬,以流年作沙深埋。
三月里,花滿桃椏,十里長亭處,執壺觴與灼灼桃花對飲。左手執酒,右手持棋,花前月下,釋倦一份經年的疼痛,舟渡一縷情感的斷殤。
與時光靜坐彼岸,往事已如云煙,昨日隨風萬里,今昔莞爾來遲。淡入紅塵蜿蜒處,淺笑安然。
清明雨上,人事易涼。新墳荒成舊冢,曾幾何時,埋下的卿卿少年郎,而今曝開的棺槨里,躺的名喚舊時光。(清明將近,取意于“心里有座墳,葬著未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