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孩子不愛大自然,好動是與社會交往的開端。

愛美是人的天性,愛自然也是人的天性,自然是一切美的源泉。沒有孩子會生來不愛樹林、池塘、草地,不愛野花和小鳥......愛動、哼歌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與社會交往的開端。

讓孩子們,特別是城里的孩子回到自然中去,重新親近大地,帶領他們在自然里做游戲,去體驗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來應有的和諧與平衡,這不僅僅是為了教育環(huán)境,也是對稚嫩心靈的撫愛和陶冶。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是一位教育者的角色,首先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孩子,更愛養(yǎng)育著地球上所有孩子的大自然。帶著他們,去共享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美、愉悅與安寧。在孩子心中播撒綠色的種子,將是我們對自然的最好回報!

*以上文字改編:自然之友創(chuàng)會會長 梁從誡

和樹說話,帶著愛撫摸它們;

仰望天空歌唱,用美妙的聲音與云朵對話;

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成為各自真實的自我。

現(xiàn)在正是親子戶外運動,走進大自然的好時節(jié),高興觀察和發(fā)現(xiàn)了很多戶外親子活動,總感覺自然游戲設計上沒有太大突破,而且沒有真正落實到【自然教育】這個很具有教育性的概念上。定向越野、爬山這些只是戶外運動的某個技能,在這個大的概念中,我們應該給到孩子一些真正親近自然的游戲設計。今天這篇文章跟大家介紹我從《與孩子共享自然》這本書中看到的、想到的一切,用文字和圖畫呈現(xiàn)在您的面前,前面的字母+文字的內(nèi)容是提取的關鍵詞。希望大人可以有時間帶孩子走進大自然,玩兒這些游戲,聽大自然美妙的聲音,與孩子共享自然。

樹的心跳

A.直接體驗

B.欣賞自然、樹木學

C.白天,樹林

D.1人以上

E.4歲以上

F.聽診器

每棵樹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它和我們?nèi)艘粯右?、休息、呼吸,也進行“血液”循環(huán)。樹的心跳是一首美妙的生命之歌。早春是聽森林心跳的最佳時間,此時樹正把它大量的樹液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枝丫,為一個新季節(jié)的欣欣向榮做準備。

選一棵直徑至少15厘米并且皮比較薄的樹來聽它的心跳。落葉樹通常比針葉樹聽得清楚,某棵樹的心跳聲可能特別大。吧聽診器緊緊貼在樹干上,不要動,以免產(chǎn)生雜音。多試幾個地方,你會找到最佳“聽點”。

孩子們會想聽聽自己的心跳。再讓他們聽聽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心跳——聲音節(jié)律的變化美妙動人。

在自然中喚醒耳朵

A.集中精力

B.聽覺感知

C.白天或夜晚地點不限

D.1人以上

E.3歲以上

森林里,草地上,濕地邊或公園里,讓一群孩子躺在地上,雙手握拳舉向空中。只要聽到一種鳥叫,就伸出一個手指,看誰的聽力最好。無論是想讓孩子了解自然的聲音,或感受自然的寧靜,這都是一個好辦法。為了更好玩,就讓孩子試試看是否默數(shù)到十都聽不到一聲鳥叫。也可以選擇任何一種動物來傾聽聲音,或是傾聽任何一種聲音——草叢里的風聲、落葉聲、急流聲,等等。

讓孩子們站著不動,觀察眼前有多少種顏色和光影的深淺變化,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觀察自然的能力。

偽裝的小路

A.集中注意力

B.偽裝觀察

C.白天,森林、草叢

D.1-12人

E.5-13歲

F.廢品

這個游戲主要是來介紹“保護色”和“適應”這兩個概念,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視覺意識,引導孩子在戶外不亂丟垃圾。


找一段沒有雜草和灌木遮擋的,可以看到地面的小路。(大樹和小樹錯落有致、地上有落葉和倒木的森林是最理想的場所。)選擇一段20-30米的小路,確保路寬能容兩個人通過。沿路放上16-24樣日常用品做道具。其中幾樣應是特別顯眼的東西,如彩色燈泡、氣球這類東西,另外的一些則盡量與周圍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難以被發(fā)現(xiàn)。東西的數(shù)量要暫時保密。

每次只讓一個孩子走過這段小路,讓他盡可能地發(fā)現(xiàn)(不要撿起來)所放的東西。走到頭后,讓他悄悄告訴你他發(fā)現(xiàn)了幾樣,你再告訴每個孩子所放的東西的總數(shù),或者,如果你愿意,可以告訴他們其發(fā)現(xiàn)的物品數(shù)占總數(shù)的百分比。鼓勵孩子再走一遍,去發(fā)現(xiàn)他們漏掉的東西。為了使活動變得相對容易,可以在特別難找的物體旁邊放一個標志物,比如紅手帕。

我發(fā)現(xiàn),在布置的時候,用繩子標明東西在路的哪一側非常有用,然后東西放在離繩子1米高的地方。不過,你可以把東西藏在不同的高度,或者只有回頭才能發(fā)現(xiàn)的地方。如果組員很多,應保證路程足夠長,使所有的人同時在步道上。也可以讓半數(shù)孩子從繩子中間開始找,這樣大家都不需等太長時間。

為使孩子覺得更具挑戰(zhàn)性,并保持興趣,要把東西放得稍微隱蔽一些。我最得心應手的教具是一面7*10厘米的野營鏡。鏡面朝上,照著森林的景象。(用樹枝將鏡子的上邊緣擋住。)我經(jīng)常讓盡可能多的孩子站在和跪在小鏡子的前面,叫孩子注視著它。但孩子通常都發(fā)現(xiàn)不了鏡子,除非我用手指給他們看。銹鐵絲、釘子、膠皮帶子、衣架等都是不錯的道具。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看到所有的東西,就從頭再來。讓孩子們跟在你身后,指出所有的東西。當你把這些東西撿起時,指定一個孩子把他們收集到一塊,讓另一個孩子查數(shù)。

最后,討論一下保護色對動物的作用,以此來結束游戲;接著讓孩子們找找周圍是否有帶保護色的小動物(如小蟲子等)。

尋找一塊自己的天地

A.直接體驗

B.黎明、黃昏、夜晚,有植被的地方

C.白天或夜晚地點不限

D.2人以上

E.8歲以上

F.哨子

選擇一個動植物相對豐富的地點,有助于小組里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小天地。如果孩子年紀偏小,最好選擇視野開闊的地方,保證所有的孩子都在大人視野范圍內(nèi)。如果整個區(qū)域是安全的,孩子有戶外活動經(jīng)驗、,就可以走遠一點,通過你放手給孩子的“距離”,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信任。

游戲開始前告訴小組成員,他們要在約定時間(25-40 分鐘)內(nèi),按照“探索指南”的要求,找到自己的地方并作相應的活動。他們不用每個活動都做,但要做他們最感興趣的以及對自己的天地最有意義的活動。他們可以邀請一位客人來參加自己的小天地。大家在預定的時間集合,兩人一組分享(大約20分鐘)各自的見聞。接著集體分享,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

依據(jù)“探索指南”獨自活動——35分鐘

2人一組分享——20分鐘

集體分享——15分鐘

把鉛筆、墊板和探索指南發(fā)給孩子,帶著激情介紹“探索指南”里的活動,激發(fā)孩子探索的熱情。比如,讓孩子畫幅畫反映他的小天地,然后讓他的朋友拿著畫,看能否真正找到那個地方。

讓孩子在指定區(qū)域內(nèi)活動,并在指定時間返回。告訴他們你會四處走,看他們在做什么。

給每個小組制定合適的活動時間,允許他們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調整時間。如果小組成員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而且需要指導,活動可以單獨進行。

下面是根據(jù)以上環(huán)節(jié),高興在原有基礎上設計美化的工作紙,有需要的家長和老師,可以打印出來在戶外活動時使用。


花開得美,天高任鳥飛的恩寵,風在林間的呼嘯......在生命的倏忽間,大自然以其獨特的方式觸動著我們每一個人。自然以其神秘與純粹的美,啟示著我們生命的偉大!

當孩子在自然中探秘、體驗,更真切地感知了解自然界的奇幻與曼妙。大自然帶給孩子的,也間接或直接影響著我們大人的世界。在樹林中,深草叢里,夏日繁星閃耀的天空下,孩子的童心與熱情會自然流露。身為成人,我們常常珍藏童年的回憶,那是因為它撥動著我們的心弦。

文章參考書籍《與孩子共享自然》

編輯創(chuàng)作:高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