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程
上周六由于一些原因,沒能按原計劃到玉渡山風景區。這周六完全無視天氣預報上說的陰天,帶上吃的,喝的,帳篷就出發了。
事實證明,天氣預報又報錯了。說起北京天氣,我想起一個段子,說一個在保定的男生,暗戀一個在北京的姑娘,他沒辦法在下雨天給她送傘,所以就經常關注北京天氣,每次天氣預報上說有雨,他都會提醒她說:“今天有雨,要帶雨傘”。一年后,男生跟姑娘表白了,說喜歡她。姑娘拒絕得很干脆,說:“你都騙了我一年了,還想再騙我嗎?”
一路未堵,很快就見到了延慶的隧道和重巖疊嶂,跑了約么一小時四十分鐘,就到了售票處,60元/人。買完票,以為就進了景區大門呢,不曾想,還有10公里的盤山公路,迂回曲折,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忘憂湖
這次沒做攻略,所以也沒想到,忘憂湖是第一站。一下車就被湖面吹來的涼風嚇了一跳,懷疑自己是不是穿薄了。不過,太陽一直曬,涼風只是一陣陣,所以有些多慮了。
“山青水綠”,這是看見忘憂湖的第一感覺,向來只拍景的我們,還是沒忍住過去拍了一張照。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孟子曰,孔子曰的對。
其實說的有點絕對了,像我們這些,工作日都貓在鋼筋水泥里的凡夫俗子,看到這樣清澈的水,一樣莫名的開心。果真,湖如其名,讓人豁然開朗,所有的憂愁都隨習習涼風飄走了。
我們順著搭在山體上的、僅容兩個人并排走的棧道往里走了大概十分鐘,看到了湖的另一邊,大體上,湖的形狀應該是個人字形。
湖邊吹了會兒風,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們就到湖旁邊的“高山草地”搭起帳篷,開始吃東西。很難得,高山上竟然還有這么一片草地,玩累了還可以在上邊肆意的打滾兒。
據說這草地是廢棄的高爾夫球場遺留下來的。
躺在帳篷里,不知不覺的竟然睡著了,不一會兒,伸出去的腳感覺到一陣陣太陽的灼曬,這才醒過來。其實就在這兒躺著吹一天風就蠻好,不過我還是想置身傳說中的白樺林去感受一下。
玉渡山
從四號停車場到一號停車場,并沒有想象的時間長,估計步行頂多也就十五分鐘左右,比起上山時的盤山公路近的多。這里才是玉渡山的入口,是從嘩嘩的流水聲開始的,溪水清澈見底,突然想起一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實,人不也一樣嗎?想讓自己永遠保鮮,就得不斷吸取知識、增加閱歷,我們順流而上,決定尋一個源頭。
大概二十分鐘后,人頭攢動,原來前邊有一個小瀑布,很多人在拍照。因為我們見過更大的,所以沒拍照,這就是閱歷帶來的區別吧。
我抬頭看了一下,覺得這瀑布來的蹊蹺,很突兀。后來我的想法被證實了,等我們四點半下山再次到這兒時,瀑布已經“下班”了。雖然瀑布是人工的,但是也給游人帶來了很多清爽和小驚喜。
這瀑布并不是源頭,因為上游還是有水的,順著水流往上走,來到“三泉泄玉”,大的泉眼在石頭里邊,還有兩個在外邊,仔細觀察,水底下的細沙不斷的往上翻,那是水出來的地方。
本想繼續往前走,結果看到一個警示牌兒,上邊寫著,兩點不進山,估計是防止閉園時回不來,我也跟武松對三碗不過崗一樣不屑一顧。
不過問了前邊回來的人,說“香閘瀑布”已經干了,而白樺林距此還有十五公里,沿途沒什么好景,只好作罷。然而,我們并不甘心就此回去。于是,回去的時候,見到旁邊有小路就立刻鉆進去,路往往越走越窄。
小路側邊伸出腦袋的植物和臺階上一層厚厚的落葉告訴我們,這里很少有人來,安靜得很,樹木郁郁蔥蔥,遮天蔽日。
讓我不禁想起李逵背著他娘走在山林里那段,生怕突然竄出個老虎。
七拐八繞,只要見到往上走的路就立馬往上走,最后一條路竟然越走越高,越走越細了。仔細觀察了一下,才發現,我們走的已經不算是山路了。因為,我們以為的山也就有這條道這么寬,還好兩邊有坡度,算是個梯形的結構,要不然真的得嚇暈了。
走到山頂休息喝水的時候,發現有只螞蟻在搬運它發現的食物。我想給它拍張照片,不料它力氣很大,很快就搬出我容易拍到的范圍,我反復幾次把食物給它重新弄回石頭上。
有時候,它找不到自己果實的時候急的團團亂轉,它不斷擴大自己轉圈的半徑,最后總能找到。
人有時候也渺小的像這只螞蟻,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遇到飛來橫禍。但是我們只要像它一樣,有條不紊,不放棄努力,那么困難都會過去。
下山之前,我再次體驗了一把山高人為峰的感覺,之前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山,都臣服在我的對面,為我獻上一朵花。
踩線建議
去玉渡山的話,能自駕最好自駕,因為十公里的盤山公路走上去體力就耗費一半,打車的話又會產生費用,跟戶外組織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喜歡水和草地的話,那么帶上帳篷,在草地上躺上幾個小時也不會無聊。
喜歡爬山又不想強度太大,這兒也很合適,山里邊很原生態,進入山林你會體驗到難得的安靜,山林楓樹居多。我相信秋天定然是滿山遍野的紅色,等到秋天來了,我肯定會再來一次。
小結
其實山林里好像沒比忘憂湖和草地好多少,但是,
我們要經常走出舒適區不是嗎?
最后用泰戈爾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
盡管走過去,不必逗留著,采鮮花來保存,因為一路上,花自然會繼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