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班的公司是不需要打卡考勤的,所以在9:30前到公司就可以了。在人生的前三分一的過程中,總感覺有點虛度,到了30歲的時候開始彷徨不安,經常患得患失,無論對人還是對事,總害怕失去的感覺油然而生。雖然害怕卻找不到止損的辦法控制這種感覺的繼續滋生。
突然有一天想到假如自己40歲的時候突然失業,而我再也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時,我能怎么辦?投簡歷一直被拒怎么辦?而身邊的親戚朋友沒法再給我提供任何幫助的時候,我能怎么辦?這些問題反復的在我腦海里輪播,而且一次比一次強烈,我想找到一條出路,去擺脫這種思維和恐懼。
我嘗試找好朋友聊天,她鼓勵我年輕的時候多學點知識,哪怕是借錢去學習也是值得的,年輕的時候學習了,年紀大的時候還能用的上,但是當你年紀大了再來學習,困難會比現在多,所以想學什么,就去學吧,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借口。我跟她說,我對心理學很有興趣,想報考心理咨詢師。在聊天后的第二天,我就決定是報名了。我想,至少后面萬不得已也能做個居委會的調解員,也不至于什么都做不了。
說到每天早起1.5小時,我現在每天都是6:30起床,可能自己比較自律,沒有試過賴床,也不會把手機放在床邊隨時拿到的位置,隨手按掉鬧鐘。我會把手機放到很遠,必須起來關掉鬧鐘的那種,所以沒有機會賴床。
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你可以把這24小時盡可能多的利用起來,而不是隨他浪費了。意識到這點,我決定用早起來延長每一天的可用度。
起床之后洗漱,燒開水(泡蜂蜜喝),同時打開自己喜歡的音樂提神,洗漱結束后,拿出打印的新概念英語開始念,目標是每天把同一篇文章念10遍,一個星期念50遍,到下個星期的時候換新的繼續念,每次念完就用正字記錄,方法也是在簡書上學的。
單憑記單詞是很枯燥的,到最后還是啞巴英語,我在念的過程中把不會發音的,單詞意思忘記了的都進行標記,這張紙我隨身帶在身上,因為只有半張A4大小,隨時可以拿出來看。
已經報名心理咨詢師的三級,5月份就要考試了,所以念完英語,我需要看書,因為有考試的壓力,是必須要看,大概看半小時到40分鐘,因為內容比較枯燥,看久會分神,我現在把微信的信息提醒關閉了,沒有社交軟件的影響,人會專注點。
一般7:50的時候,我會開始做平板撐,大約做6-10分鐘,每組2分鐘左右,做平板撐的時候可以放些音樂,堅持的時間會久一些,偶爾我還會把kindle放在手機秒表旁邊,可以一邊看一邊撐,2分鐘的時候可以翻3頁左右,假如你只盯著秒表的時間,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這是我的一點小經驗。
這一系列結束之后我就準備化妝出門上班,自從每天都早起后,我覺得每天都很充實,覺得每天得到的比從前多,至少那種彷徨和內心的空虛感沒有那么強烈了,因為你每天的堅持就是對未來的投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喜好,方法不唯一,自己覺得適合就好,我希望能一直保持這種決心,不要隨便放棄,就像我每天堅持寫一點文字記錄一樣。
現在我每天都在給我的人生澆水加肥,希望以后能給我結出滿意的果實,至少我努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