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很喜歡跳舞,從初中開始喜歡上舞蹈后, 平時一周都會有幾個晚上抽時間出來跳會舞,到現在已經堅持了十來年。跳舞這件事對她來講僅僅只是單純的愛好,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沒有因為跳舞獲得過什么殊榮,跟她的工作也完全不沾邊。 所以有次我很好奇地問她,為什么能堅持這么久的時間?她笑著回答:“因為喜歡,因為熱愛啊”。我想這應該就是熱愛吧,尊重內心的選擇,即使沒有名利,也能從中得到內心的喜悅和平靜。
高考后的暑假,我進入一家工廠打暑假工,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對我來說都是一種等待的煎熬。從上班的第一刻起,就會在心里給自己調好了一個倒計時,有時到了快下班的時候,甚至可以聽到內心的時間到一秒一秒地倒數,還有10秒,還有5秒。。。相信這也是不少人工作的狀態吧;畢業后,進入到自己感興趣的互聯網領域工作,基本上每天工作的時間總會覺得不夠用,經常下班時間過了,還意猶未盡地把手頭的工作處理完了再走。
印象最深刻的是剛畢業的那一兩年,經常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0點多趕最后一班公交車回去,有時項目趕的時候是凌晨兩三點回家,周六偶爾也會自覺地到公司加班。當時這些都屬于義務性的加班,不是我想加薪想升職,當時只是單純地出于對工作的熱愛,對自己成長的渴望。記得經常半夜加完班回去的路上,總有一種累并快樂的快感。后面有段時間又是連續不斷的加班,而且漸漸陷入到一種重復性的勞動之中,慢慢磨掉了對技術的激情。因為缺乏熱愛,所以我漸漸脫離了技術層面的工作,投身到了另一個我更感興趣更熱愛的領域。
我是一個興趣導向的人,做事總喜歡根據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興趣愛好規劃人生的下一步。高中因為喜歡上電腦,所以大學報讀了軟件技術的專業;畢業后喜歡編程,所以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程序猿; 工作了三年后突然缺根筋想轉型當產品經理,所以誤打誤撞地跑出來創業;然后又因為創業,興致勃勃地自學了各種雜七雜八的技能。不是我有多么渴望成功,不是我有多么努力,我只是追隨自己內心的想法,出于對所做事情的熱愛,做了一件又一件想做的事情,僅此而已。這個過程別人看來可能是充滿了艱辛,難以堅持,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完成的,但其實自身感受是一個充滿了樂趣與激情的過程,我享受這樣一個進步的過程,結果反而是順其自然的收獲。
有人對很多成功學的書籍做了一些研究,提煉出了“激情,專注,堅持,行動”等關鍵字,這些都是成功的核心因素。這些大道理很多人都懂,然并卵。我在想,如果每個人對工作,對所做的事情有一種瘋狂的熱愛的話,這些所謂的成功的特質是不是就可以輕易地具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