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為月未全滿原創,歡迎原文轉發。任何平臺轉載請簡信聯系本人。)
愛情很簡單,因為情到濃時,每個人都會許下山盟海誓:我愛你,愿為你付出一切!
愛情又很難,因為最后沒有多少人做到了他的承諾。
若真心愛一個人,他會時時想承諾你一生一世。
若不愛一個人,曾經承諾也會背叛。
若不想把愛變成不愛,有些錯誤,斷不能犯。
一、莫過度追問
沅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活得小心翼翼,捧在手心將她養大。
沅文靜秀氣,比同齡人更為乖巧順從。
遇到軒后,一切都是那么不同,世界遍地陽光。
軒一臉深情,向沅許諾:寶貝,我愛你!我將好好待你,不讓你再受任何苦。
沅低頭淺笑。幸福,就像糖果一般甜美,令人陶醉。
但好景不長。幾個月后,軒無比厭煩,提出分手。
原因起于沅毫無安全感的追問。花樣不斷升級翻新,主題不變。頻率幾乎為每天。
“你愛我嗎?你有多愛我?我是你的最愛嗎?你會不會離開我……?”
甚至有如下版本:
“如果有一天,我們分開了,你會記住我嗎?你會不會對別人像對我一樣好?”
起初軒將追問當做沅的小兒女情態,甚覺可愛,一一回答。
后來天天被問,幾乎公式化,煩不勝煩。
沒有人愿意整天面對一個患得患失、情緒反復的女友,更沒有人愿意整天承諾,像哄小孩子一樣地哄自己的戀人,那樣太累。
其實,愛與否、愛情的深與淺真的是追問出來的嗎?并非如此。
他是否愛你,當事人心中是最清楚的,一句溫情的話,一個充滿柔情蜜意的眼神,一個憐愛的動作……這種種,無一不是愛的使者,他愛你與否,細心的人總能體會到。
自信的女子要學會淡然從容。
二、莫過度控制
愛情是一種玄而又玄的情感,愛了,就希望對方也愛自己,乖乖待在自己身邊。
潔在自己的男友面前,就是一個控制狂。限制他與女性來往,不時查看他手機電話、短信以及QQ、微信等聊天記錄。男友每次的“加班”或“同事喝酒”等說辭都不能消除她的焦慮,動不動就來個“奪命連環call”。
潔的男友兩天前回了老家,正好趕上一場高中同學聚會。
潔覺得這里面有問題。像同學聚會這樣的大事籌備也不應是一天兩天,為什么事先男友一點風聲也沒透露呢?
她胡思亂想,開始給聚會現場的男友打電話,一個接一個。還要求他開視頻,要求他實時匯報。男友被一幫同學嘲笑,便好聲央求潔不要這么過份。
潔哪里肯答應,仍是繼續著“奪命連環call”,男友卻再不接聽。直到對方手機沒電提示關機。
潔馬上給男友當地的所有家人和朋友打電話,試圖馬上聯系上男友。
繞了個大圈后,男友終于用別人手機回過來了,第一句是:“我們分手吧。”
潔卻很冤枉:“憑什么啊?我那么愛你有什么不對啊!”
以愛的名義,行情感綁架之實,其實潔的內心更在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真的愛她男友。她這么做只會讓男友在自己朋友面前難堪。
在戀愛中,占有欲太強,要求對方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自己身上,不允許對方有自己的空間和喜好,這樣只會讓對方日益窒息。
過度控制,會讓你與真愛背道而馳。
三、莫縱容惡習
有些女生一旦愛上,便提前進入賢妻良母角色,唯恐對男友伺候不周。
汐便是這樣。
每次吃飯,汐總是把好吃的、男友愛吃的讓給他吃,自己隨便吃點;逛商場,總會給男友挑選名牌服裝,卻給自己買一些處理的低價衣服;洗衣做飯洗碗等瑣事,基本是汐一力承擔,男友甚少動手。
開始,男友有些感動,說她是世上最好的女人。久而久之,男友覺得享受這一切都是天經地義,對汐也漸漸冷淡起來。
直到有一天,汐扭傷了腳,不能洗衣做飯。男友直接下樓去了。
汐滿心以為他會打包回來,可男友進門時卻兩手空空。
汐問:“你吃過飯了嗎?”
男友說:“吃過了呀!”
汐說:“那我吃什么呢?”
男友卻驚訝地說:“你不是只扭傷了腳嗎?做飯又不要腳。你看,我也吃過了,你都可以只做一個人的飯。”
汐終于明白,自己培育出了一個多么自私的巨嬰。
她忍無可忍,顫抖著聲音說:“分手!”
男友卻不高興了:“你怎么這樣啊!我天生不會照顧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們看,有一天,熱臉不想貼了,冷屁股還不樂意了。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在傷害了對方之后,還理直氣壯地說:“沒辦法,我天生就是怎樣怎樣的人。”
再舉個例子。有些男人,會在戀愛之初說自己沒有安全感,最討厭別人不相信他之類的。等到在外面拈花惹草被女人懷疑時,他就能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早就說過了,我最討厭別人懷疑我。”搞得好像還是別人的錯。
如果遇上這種套路,莫再縱容惡習,有多遠走多遠。
愿所有戀愛中的女子,都從容些、自信些、自愛些,做智慧女子,莫過度追問、莫過度控制、莫縱容惡習。
愿你享受愛情,而不被愛情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