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粉絲說:周一圍你終于紅了!
老粉絲說:其實真舍不得你紅。
新粉絲說:你是戲瘋子、真戲骨、大演員!
老粉絲說:其實你就是一個匠人。
新粉絲說:終于知道了周一圍!
老粉絲說:其實你以前叫周圍。
是的,周一圍原名叫周圍,出道后因為重名的太多了,就在中間加個“一”字。卻神奇的很像他,從開始泯然眾人的周圍,到突破層層周圍的周一圍。
他和“一”這個數(shù)字,淵源已久。
01
一見傾心
周一圍出生在湘西吉首,父母都是從藝工作者。由于父母工作調動,小學三年級舉家搬到了北京。
他很明顯比別的孩子早熟。當別的孩子順從父母的安排,學習唱歌、跳舞、樂器,他也去學了,但是他心里很清楚這些不是他的真正興趣所在。
他不是一個世俗意義上的好學生,對灌輸式的教育有著本能的排斥,總覺得它們膚淺而無趣。相比之下,他更喜歡下棋。
當初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也是為了逃避高三寒假補習班,能夠名正言順的看電影,跟兩個同學一起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一個考前培訓班。
剛一接觸表演,他就聽到內心“咔嚓”一聲,嚴絲合縫。他對表演一見傾心,認為自己天生吃這碗飯,它就是一把鑰匙,打開了周一圍求知欲望的大門,讓他有著極大的熱情去一探究竟。
誠如周國平所說的:“真實的、不可遏制的興趣是天賦的可靠標志。”
02
一意孤行
電影學院畢業(yè)后的周一圍,完美的外形條件,自然以鮮肉的定位出道。
縱然是如此優(yōu)越的條件,也讓他狠狠地經歷了一把“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的心理落差。
他剛開始一天見一個劇組,一天被拒絕一次。后來急了一天見8個,一天被拒絕了8次。理由是:“太文弱不適合”、“不再流行濃眉大眼式的帥哥”......這此似是而非的理由,一度讓他很挫敗。
當別的同學經受不住這個行業(yè)的殘酷,紛紛選擇轉行的時候,他卻一直很堅挺,因為他是真的熱愛。
他不是沒有紅的機會,在2003年,周一圍參加了湖南衛(wèi)視新秀選拔賽,順利進入了決賽。本來可以沿著這條路,一路走下去,可是他覺得不對勁,他的初心是做演員而不是做娛樂,果斷的收住了腳步。
他回到母校做了一名臺詞助教,這樣從最基礎的方式磨礪自己,讓他心里踏實。
在2004年,機會再一次垂青,周一圍憑借海巖劇《深牢大獄》中的劉川,以陽光俊郎的形式迅速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可是周一圍竄紅之后并沒有像其他演員一樣繼續(xù)走偶像路線。
他發(fā)現(xiàn)無論是選秀還是偶像派,都不是他想要的感覺。
他再次收住腳步。
張楚有一首歌叫《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其中有段歌詞是這樣寫的:“孤獨的人,他們想像鮮花一樣美麗,一朵驕傲的心風中飛舞跌落人們腳下,可恥的人,他們反對生命反對無聊,為了美麗在風中,在人們的眼中枯萎。”
這首歌就是周一圍看似一意孤行,不惜放棄走紅的真實寫照。
當然孤獨的人不是可恥的,孤獨可以讓人有大把的時間尋找真理,可以堅守他的美麗,這是他最享受的方式。
03
一聲不響
愛德華·諾頓說過:觀眾對于演員私生活的的了解越少,就越容易進入角色。
演員如果要磨練作品,必須要降低曝光度。
周一圍深深地認同著。加上他生來喜歡安靜,也很羞澀,很難接受熱情洋溢的娛樂場合,甚至到了格格不入的程度。
他的妻子朱丹覺得,周一圍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也是“安靜”,喜歡看書,喝茶,打坐,調侃他說“似乎和古代人差不多”。
周一圍不喜歡客套的交往方式,自己在采訪中也數(shù)度承認,不愿意讓別的人和事來打亂自己的平靜和節(jié)奏,不愿意將自己的私生活曝光于大眾輿論,這讓他看起來似乎并不好接近。
他就像一個現(xiàn)代的隱士,神出鬼沒,有時突然消失在人群里,有時有突然冒出來顯山露水。
后來他說:“我放過我自己,我不再跟自己較勁,我選擇這個世界能理解的、能聽懂的方式,來做我原來認為對的事情。”但他又強調,骨子里的清高讓他有些東西還是無法接受,比如排斥的營銷和過度娛樂化,拒絕“賣”私生活和“人設”。
只用演技為自己代言,這個境界聽上去很棒,但演員一旦降低曝光度,很多人會恐慌離“紅”越來越遠。
而周一圍的智慧是:還是我們自己不夠強大,再努力吧。
在他看來,演員這個職業(yè)必須要為自己的心靈保留一個自由的空間,從而才能擁有一份真正的從容。
04
一門心思
“做偶像好還是走所謂的潛心發(fā)展的路好,這個很難說,沒能標準的答案。”但是他毫無遲疑的選擇了后者,他把表演恪守為“嚴謹?shù)目茖W”和“優(yōu)雅的藝術”。
生活中的周一圍總是最少說話的那一個,少吸引別人的注意力,這樣他覺得別人才會正常的演自己,他才知道怎樣利用生活這個熔器去磨礪細節(jié)和角色。
藝術源于生活。周一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他在這條路上行動并享受著。
當主持人問他:“你是愿意為演對拼命的人嗎?”
“這才是一個演員。”周一圍表情堅定。
“戲瘋子”絕不是空穴來風。
為了演準確《少年》中屠夫的設定,他真的比劃了五頭豬,只為演出那股子淡定的狠勁。
在《少年問道》中,他為了追求拳拳到肉打戲的真實感,很認真的被“挨打”并記錄心得。并為了角色吃素4個月,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進入角色的靈魂。
曾經的一個角色因劇情需要,要吞服洗衣粉,為了更好的詮釋,他真的去吞了洗衣粉,就是為了找準正確的感覺和表情。
很難想象這個表面儒雅的男人,他的專注竟到達了一種如此“瘋魔”的境界。
在《聲臨其境》拍攝現(xiàn)場中,有一段配音他拿捏不準,工作人員喊他吃飯,他說還吃什么飯啊,得再來20遍。每一個細節(jié)和感悟,他都用心的用小本子標注好,他的認真和專注,讓在場的人都深深嘆服。
口碑就是這么一點一點磨出來的。
“演員的路走到最后,除了瘋就是平庸。”他在節(jié)目中如是說。
這句話讓我想到了張國榮,陳凱歌曾講:“拍《霸王別姬》的時候,有一場戲張國榮只有一個鏡頭。日軍挑開了他轎子的簾子,張國榮眼神里露出了膽寒的絕望和悲涼。停機以后,張國榮久坐不動,淚下紛紛。我此刻才明白,他對角色投入了怎樣的感情,方使表演達到了這樣的境界。”
是如此,不瘋魔不成活。周一圍張國榮的精神遙相呼應。
到達如此專注的境界,注定成就一種精神的非凡。
05
一鳴驚人
出道13年以來,他用自已堅守的方式沉潛、厚積。
在章子怡都被他圈粉的《繡春刀》中,他飾演的丁修,只有很少的幾個鏡頭卻可以與張震平分秋色。尤其有一幕,他那桀驁的表情,加上反差的臺詞“得加錢”,把人物的層次和特點,表演的極其分明。據(jù)說這是他自己臨時加的,沒想到為會成為這個人物定位的“點晴之筆”。
這就是好演員的能力。
他的一鳴驚人是在《演員的誕生》,初次亮相《刀鋒1937》,讓做為觀眾的我們在電視機前不禁直呼這才是表演藝術。
三位評委全被他的魅力征服,就連嚴苛的章子怡都是那種仿佛見到校草般心花怒放的表情,宋丹丹、劉燁更是贊不絕口。女神舒淇也在微博上表示,被周一圍圈粉。
這是十年磨一劍才有的驚艷。
我認為在《演員的誕生》中,他最好的表演是《趙氏孤兒》中飾演的程嬰,這是一個貫穿全場的人物,人物本身其實并不突出,但他的演出極其出彩,他強悍的臺詞功底和炸裂演技,讓所有人都心口折服。
尤其是那一句“荒淫毀所有啊!”,那一聲唔咽的迂回長調,使得整個作品基調有著史詩般宏大的悲鳴之感,把我們帶進了那個一芥草民卻又心存風骨的人物內心。
他擔得起陸川對他的評價:偉大!
06
一碧萬頃
周一圍紅了,紅的讓所有人都很觸動,再次握緊了自己的信仰。
周一圍總說:“流量或者偶像派的成功方式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試試,能不能站著掙錢”,該來的總是會來,但不是他想要的,他就不會著急。
他堅守自己的信仰獲得了應有的成功。
赫拉克利特說:“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護神。”的確,一個人一旦認清了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他也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如同有守護一樣,不會在喧囂的世界迷失方向。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為就必有有所不為,而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異,就是有所為的不同取向。
誠如周一圍所說的:“真正的成功是做喜歡的事情。它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讓人感到充實和踏實。”
人生最珍貴的價值和最美好的享受也恰恰締結在這樣的成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