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段父親在女兒婚禮上的致辭著實火了一把,真摯而有趣,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女兒的不舍,感動了無數網友,尤其是關于婚姻的幾句話,被網友瘋傳:
“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結婚之后,你們兩個要各去掉一半的個性,才能組成美滿的家庭,婚姻不是占有,而是結合”。
“我把女兒交給你了,只要你按照使用說明書使用,我給你一百年保固。有問題你要進原廠,不要自己修理。”
王小波說過,“一輩子很長,就找個有趣的人在一起”,我想,這段話之所以深入人心,與其幽默風趣也是分不開的。
而細細品味父親的話,會發現父親對女兒愛的真摯,也愛得理性。每個父親大概都希望有個如自己一樣的男人,把女兒捧在手心,當做公主一樣地寵愛。
但父親也懂得,在婚姻里,必然是兩個人經得起瑣碎日常的磨合,各自去掉一半的個性,才能組成美滿的家庭,所以父親說,“今天,我終于要放手了”。很多時候,愛,便是放手,便是成全,縱有千般不舍,但生命的傳承從來都是如此循環。
父親的女兒的愛又是如此放不下,“有問題你要進原廠,不要自己修理”,用這樣一種幽默而理性的方式去告訴孩子經營美滿家庭的經驗,是父親放手后給女兒最好的保護和愛。
02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很多時候,婚姻的不幸也有其相似點,比如父母瘋狂而偏執的愛。
我有個很好的朋友M,也是個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公主,二十八歲的她回到家還要撲在媽媽懷里抱一抱的。誰曾想,公主病的M卻遇到了皇后病的婆婆,幾場較量下來,身心俱疲。
為何說這個婆婆是皇后病呢,后宮爭斗劇里的皇后,大都因為與皇帝結發夫妻,年齡與皇帝比較接近。色衰而愛馳,與皇帝只剩下結發情誼,心底里恨死了那些年輕貌美圣寵正隆的妃子,加之后宮爭斗浸潤多年,心理一定程度扭曲。
M的公公年輕時出過軌,后來又回歸家庭,M的婆婆雖然接納他的回歸,卻充滿了怨氣,迎接他的只有越來越暴躁的脾氣和哀怨,M的公公不堪重負,又一次逃離家庭。
M的婆婆便把所有的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對兒子既寵愛又依戀,近乎瘋狂。
M與老公談戀愛的時候,婆婆簡直是二十四孝之典范,心肝寶貝兒地叫著,好吃好喝地伺候著,幾乎每天都要與她發微信聊家常聊人生,M不僅多了一個媽,還多了一個知心小伙伴,滿足到不行。
03
婚后不久,危機漸漸出現,M在家和老公撒個嬌賭個小氣,老公正要如平常一般哄哄就了事。但M的婆婆馬上扯住兒子,說“女人的毛病都是慣出來的,別管她,晾晾就自己好了……”缺心眼的老公便真的丟下M,轉身和老媽投入到火熱的電視劇情討論里。
一場小作怡情演變成一根插在M心口的刺,不會出血,卻也生生地疼。
M看到老公的微信發來前女友的消息,語氣里盡是曖昧的氣息,剛問了一句,婆婆一把搶過手機。接著便控訴起M的不可理喻,自己的兒子對她如何如何好,怎么能因為一條信息就冤枉了兒子云云。
本來只是想弄清原委,扼殺婚姻不安之因素于搖籃,卻被婆婆說得像是自己理虧。老公更是仗著婆婆的歪理,不予解釋,繼續磕著瓜子,玩著游戲。
那一刻,M說不出的心痛,更多的卻是憤怒和委屈,奪門而出。
04
記得小時候學過的課文里有一篇古文,講戰國時候,趙君新亡,秦兵犯趙,趙求齊助,齊國便要長安君作人質才肯出兵救趙。
愛子心切的趙太后舍不得兒子去冒這個風險,聲稱“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后來一個大臣面見太后,從自己的小兒子說起,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說給太后聽,最終成功說服太后把自己的小兒子送去齊國。
哪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過于保護的愛,近乎偏執的愛,只會讓孩子無法成長為獨立的生命個體,最終卻害了孩子。
就如M的婆婆,對兒子近乎瘋狂的占有和保護,就像夾在M與老公之間的第三者而不自知,讓他們無法在正常的婚姻里去彼此磨合和成長。
孩子總有一天要成長為獨立的生命個體,要獨自去承擔,去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而你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過是放手,理性地把你的愛傳給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