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覺得自己是個不幸的孩子,直到有一天聽到有人告訴我:米開朗基羅出生時被人認(rèn)為是個死嬰,但是終成文藝復(fù)興時期雕塑藝術(shù)最高峰的代表,活了89歲。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總是會遇到各種阻礙與羈絆挫折,感謝那些教會我怎么走出困境的人們。
有沒有一個人,是你生命中的一束光芒,帶領(lǐng)你穿越未知的黑暗,走向新生。《魔女的條件》里,小光便是未知的一束光,他們給了彼此真正的新生,是對方的上帝。
“我是不是也可以去那個擁有光芒的國度?”
“可以的,如果你真的想去的話,絕對可以。”
日劇的經(jīng)典之作看的不多,不過《東京愛情故事》與《悠長假期》是少不了的,前兩天,偶然間看了微信公共號上的一個推薦,“論師生戀我只服日本”,帶著好奇我看了看那些都是什么日劇,其中一個便是《魔女的條件》,這里面推薦的日劇我只想看這部,后來的后來,才知道這是上世紀(jì)九十年代的經(jīng)典之作。還有宇多田的那首在當(dāng)年創(chuàng)下記錄的歌《first love》,記得剛學(xué)日語時就聽過這首歌,當(dāng)時什么感覺也沒有,可能是當(dāng)時心中也沒有愛,這首歌在每一集劇中的前前后后,連接著這個唯美如一副畫的故事,沉浸其中,是真的好聽,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動。
劇中未知老師有一個未婚夫,30歲成熟穩(wěn)重對未知挺好的銀行職員,嫁給他便會如家人所愿,現(xiàn)實生活里又何嘗不是呢?有多少人是遵從了父母的意愿,又有多少人會真正聽從自己的心聲?
我們用很多的標(biāo)簽與符號定義遇見的每一個人,我們都盼望著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見的是對的人,我們用“合適”“吃虧”“匹配”這些字眼來形容一段關(guān)系,最后我們走向了在別人眼里所謂美好的愛情可是真正的生活冷暖自知。
我很慶幸,對于自己的感情問題,沒有父母的追問與朋友的八卦調(diào)侃,我很慶幸,一直以來,我在自由的國度里可以盡情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可是,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命里,原來缺少一束光,那一束隱隱閃耀的光芒。
未知老師她站在講臺上,努力扮演著教師角色,在家里,努力扮演著乖女兒,在男友那邊,努力做賢惠溫柔的陪伴者,卻忘記了自己原本真實的模樣。直到遇見了學(xué)生黑澤光。有人說: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隱藏著一絲邪惡,一絲冷漠,但也總是會憑借著責(zé)任感在眾人的目光中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好學(xué)生,好孩子,好員工。這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寫照嗎?
有沒有一個人,他為你的生活帶來了一束光,有沒有一個人,他是你平淡生活中的耀眼星辰,有沒有一個人,讓你不用思考“合適”與否,只因喜歡,而拼盡全力去渴望在一起。
我是不是也可以去那個擁有光芒的國度,因為我好像從你的身上看到了隱隱閃耀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