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晴說她最近干什么都提不起興頭兒,除卻工作不說,吃飯、逛街、旅行、看電影……這樣的消遣她也通通都不想做。就窩沙發(fā)上看電視劇或者發(fā)呆。看電視是不知道該干什么,發(fā)呆是因為什么也不想干,就覺得孤獨。
我笑她矯情。
她說我不是矯情,我要有勁兒矯情,就該興沖沖的活著。
其實我是理解她此時此刻的情緒的。是因為一段讓她覺得煎熬又委屈的關(guān)系,愛而不得,舍而不甘,笑著對他只有哭著對自己。
感情這個事情,擱在別人身上個個都是冷靜、客觀、能夠條分縷析的專家,擱在自己身上,都是無可奈何的傻瓜。就是佛家說的“情生智隔”吧!
我問她:橫刀奪愛的事兒你干不干?
——不想干!
——為達目的以死相逼的事兒你干不干?
——不能干!
——你不好過,讓他也不好過的事兒你干不干?
——絕不干!
忍不住笑了,這是一個好姑娘,愛的善良不扭曲。很多事情真不能偏激的去簡單粗暴都歸納到“愛”或“ 不愛”上,偏激的話說起來很痛快,但并不解決問題。這世上除了“愛”和“不愛”,還有一個詞叫“苦衷”,或者叫迫不得已,只有經(jīng)歷這些的人才會明白這其中的滋味。感情的初衷無一不是為了幸福,玉石俱焚和兩敗俱傷真不比守望更高明。不被祝福的愛情,不如痛著放手。
無論是在一起還是不在一起,愛的結(jié)果,很多時候都是孤獨。
有沒有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因為遇見了一個人,而覺得自己這輩子再也不會孤獨?緊緊捂著心里的歡喜,仍然會有笑意從眼角眉梢溜出來。人們習慣把這種經(jīng)歷,叫做——戀愛。
不久以后,當你一個人坐在窗前或走在街道,你終究會明白,你的孤獨,并不來自自身,而來自那個之前曾經(jīng)讓你覺得再不會孤單的人。他(她)曾經(jīng)為你做過的每一件貼心的事情都成了讓你更加孤獨的助推,還順帶給了你一份贈品,叫痛苦。這個過程,人們習慣稱它為——失戀。
在巨大的歡喜和深沉的悲痛間切換,在深沉的悲痛和切齒的憤恨之間切換,在切齒的憤恨和平和的接受之間切換,終于,品出一點孤獨的別味來。
在我有限的人生經(jīng)驗里,似乎從沒有碰到一個不孤獨的人。(當然,我承認碰到過不怕孤獨的人,他們常常是歷盡千帆,看淡看遠的智者。)
呼朋喚友也好、耳鬢廝磨也罷,慢慢明白,這些都只是我們害怕孤獨、躲避孤獨的表現(xiàn)。大部分人都喜歡聽“有情人終成眷屬”或者“從此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這樣的話,但實質(zhì)是,愛情并不能把我們變成同一個人,只是讓我們愿意為了對方的快樂,努力去貼近他的想法,支持他的做法。所以請不要覺得不能在一起的人孤獨,因為,在一起的人,也一樣有不被理解的時候,不被認同的時候,而這些時刻,孤獨更甚。
見過相交的兩條直線吧,相交之后就越來越遠。就像過了蜜戀期的愛人,漸行漸遠。但若愛的足夠長久,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始終從一個交點出發(fā),緊密相連,一邊孤獨的做著自己,一邊不懈的牽掛對方。
愛的結(jié)果,是孤獨,或者是,不再害怕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