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等天亮起來的時候,天空是發紅的顏色,挺少見的。
回顧這一周,如果先打個分數的話,我會給出7分。
在做周總結時,才想起來,上周的周記沒寫,因為周末三天都是上課,所以周計劃還是上周沒有更新的項目。不過,即使是這樣,三個大任務也只完成了一個。即使這樣,對自己本周還是比較滿意的。
為什么呢?
首先本周看完一本書《人生的智慧》,梳理清楚一些自己的迷惑點,關于名譽,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關于被認可,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后。更加明確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人生最終是自己的體驗過程,一切都出自于自己,也最后只能回歸于自己。而更多的關注自己,并不是象自己以前認為的那樣,兩耳不聞窗外事地特立獨行,不食人間煙火。相反,更多的關注在自己身上,才能更多地了解自己,不管是長處,還是短處,才會知道如何更好地跟自己相處,不僅僅指帶領自己朝著希望的方向走,也包括接納自己的失敗。
這一周應該就算是一個不斷發現自己,不斷更新自己認知的過程。周日,一切的感悟匯集在一起,一句話:好好愛自己。
我的教練在今天的對話結束的時候,說了一段我認為特別好的話。她說:一個人只有愛自己,才會知道如何去愛別人。一個人的自私,有某種程度上,就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本身是無可厚非的。這跟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自私,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后者是把愛自己建立在犧牲別人的利益基礎上的。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可能真的并不知道愛和本能的區別是什么。比如說,很多父母都說自己是愛孩子的,但是看護照顧孩子,為孩子提供保護和食物,是動物都會的。動物不會去想那些行動是否是愛的體現,那只是他們的本能反應。那我們做為人類,當我們說愛自己的孩子時,我們說的是什么呢?如果我們把那些放在孩子身上的愛,轉移到自己身上,會怎么樣呢?
我想到的,對孩子的在學習上遇到問題時,我會給予鼓勵,并且在他覺得自己解決不了時,我會問他是否需要額外的輔導。目的只有一個:學習是他必須要面對的事情,無論如何都要找到方法,幫助他完成學業。那在我自己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呢?我是這樣做的嗎?我會覺得自己很笨,會很容易放棄努力。
朋友在工作上遇到問題的時候,如果向我吐槽或者尋求支持,我是怎么做的呢?一定是會堅定地支持對方,鼓勵對方,給對方打氣,為對方舒緩情緒。但自己在遇到工作上的問題時,自己又是如何對自己的呢?會認為自己無能,看不上自己。
再回到孩子身上,做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養成好習慣,希望他們早起早睡,多運動,好好學習,多讀書。為什么等我們大了,這些事情卻要靠自律才能做到呢?
重新回顧這一周,我似乎頭一次如此清晰地看見自己??吹降?,是對自己一直以來的滿意,不耐煩,看不上,甚至是討厭。我看到因為自己沒有做到設定的目標,我的責怪。我認為自己就應該按目標前進,首先不應該做不到,其次沒做到就是沒用。但是,如果同樣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哪怕只是朋友,我也不會用這種態度對待的。能讓我用這種態度對待的,只能是一個讓我恨之入骨的人。
現在的我,就是以前的我對待自己帶來的結果。
不滿意自己,是因為我沒有讓自己去做想做的事情;
看不上自己,是因為我沒有給自己足夠的照顧;
討厭自己,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別人厲害。
列舉下來,我對自己的態度,造成現在的自己。我是唯一責任人,能怪的只有自己??墒牵约菏窃谶@個世界上生存的載體,是一切的基礎,沒有自己,生存的意義在哪里呢?
所以,我想從現在開始,認真地愛自己。
我會早起,因為知道早起是自己覺得舒服的行為,而且對自己也有很大的好處;
我會運動,因為知道運動是保持健康和活力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運動后的自己感覺也很舒服;
我會讀書,因為知道讀書是為自己長期做打算,不希望以后的自己還會對自己不滿意,所以,我會從現在開始,認真讀書;
我會學習,因為知道只有通過學習,才會更有智慧地面對生活的挑戰,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會社交,因為知道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身心健康,給自己帶來好心情。
這些是自律嗎?我不覺得。我只是想對自己好一點,想試著真正去愛自己,想幫助自己去成為希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