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榮強
預約了兩次,重慶當寧消防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黃河都在出差。
第三次,2017年5月26日下午,我終于與他面對面坐在了重慶長江國際大廈33樓他公司的辦公室。從窗戶望出去,重慶五大商圈之一南坪及周邊的風景盡收眼底。
沈黃河的辦公室布置極其簡單,沒有大班臺,沒有書柜,沒有掛畫,沒有裝飾物,只有幾張拼在一塊兒的寫字臺。當然,他只占據了一張桌子,整個辦公室里,除了他面前桌上的筆記本電腦和文件簍之外,很顯眼的就是每一張空空的桌上,各擺著的一部黑色的電話機。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老板辦公室陳設。
不能讓自己太安逸
問:你們的辦公室好特別啊,為什么會這樣?
答:我們的辦公室是租用雷格斯(Regus)的。雷格斯是全球最大的辦公空間解決方案供應商,在100多個國家有分支機構,在中國近30個城市提供辦公空間與服務。
問:為什么會選擇雷格斯這種挺新穎的辦公空間?
答:首先是與我們當寧公司的企業文化理念很契合。我們不需要去強化公司內部的等級,而是要求扁平化,盡量減少公司內部的層級。這樣才能有高效快捷地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其次,雷格斯的服務包括除了辦公場所之外,還有辦公室行政、秘書支持、前臺接待、門房服務、互聯網和電信設備以及其它需求的服務,這樣可以讓我們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第三,雷格斯的客戶,很多都是世界500強的大公司設立的辦事處,與他們為鄰,我們可以學習到不少東西。
問:這也非常符合當下互聯網思維中的“外包”與“共享”精神。我到過不少的公司老板的辦公室,有些搞得很豪華,甚至有些搞得“很土豪”。你們為什么布置如此簡單?
答:公司就是辦公的地方。我們還是一個小公司,企業還在發展之中。我不是說不能搞些人性化的東西。但是,我們不能讓自己太安逸了。在我們當寧公司上海總部,公司老大也沒有獨立的辦公室,甚至也沒有固定的辦公桌。
近年市場這么兇險,我們做企業的更不能讓自己很舒服!
逐夢互聯網
問:你現在從事的是消防專業,大學里學的是什么?
答:我2000年從淮北煤炭師范學院畢業,現在學校更名為淮北師范大學。我在大學里學的是教育學,跟消防完全不沾邊。但是,教育學讓我懂得,人一輩子都要學習。畢業之后我進入渝州大學當老師。
問:怎么沒有一直做老師?
答:因為喜歡互聯網技術。2000年大學畢業時,互聯網還處于嚴冬。但是我在大學里閑不住,就與幾個朋友一塊,于2003年組建了一個實驗室,一方面自己學習互聯網技術,思考網絡產品開發與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為網吧組網,開班做網絡技術培訓,為電力局這樣的大企業提供網絡技術與安全解決方案等。就這樣邊學邊做,邊做邊學,賺到了技術和資金。
問:你自己如何評價自己的技術水平?
答:我自己不好評價。我在2006年獲得了思科的CCIE認證。我是一次性通過考試的,這種概率只有幾萬分之一。我很幸運,也說明我很用功,也舍得花錢。當年考試費都花了1.3萬元。
問:CCIE認證有什么用?
答:如果技術移民的話,可能用得到它。CCIE認證,即思科網絡專家認證,它標志著獲得認證的人在網絡設計方面具備專家級的知識和技能。被全球公認為IT業最權威的認證,是全球Internetworking領域中最頂級的認證證書。當然也成了最受尊重、最難取得的證書之一。我通過CCIE認證時全球只有一萬多人獲得了該認證。
另外,我在2009年的時候,還讀完了電子科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研究生。
轉戰消防技術領域
問:你怎么從互聯網轉到了消防領域?
答:雖然我獲得了CCIE認證,但是,我覺得在IT行業做純技術,沒有多大前景,收入與地位都有局限。2008年的時候,我當時特別看好電子商務,于是加盟海灣(GST),擔任重慶海灣聯縱消防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這是中國首家消防產品網絡銷售公司。
問:怎么沒有一直干下去?
答:因為后來GST被UTC(美國聯合技術公司)收購,并且業務進行轉型,不做電子商務這一塊業務。于是我在2010年的時候選擇了離開。
問:在海灣聯縱你收獲到了什么?
答:對消防行業有了清晰的認識,對消防的整個體系、產品和技術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不過,那個時候我認為自己這輩子不會再做消防了。因為我發現,消防業務是純關系業務,而這并不是我喜歡的。
加盟當寧,孤獨前行
問:為什么后來仍然選擇了消防?
答:2010年,因為業務上的關系,我認識了上海當寧消防技術有限公司的老板,他邀請我去公司總部參觀,并與他進行了深度交流,讓我確信消防做電子商務是可行的。休息大半年之后,2011年3月我正式加入上海當寧,擔任重慶辦事處負責人。2014年重慶辦事處改制為重慶當寧消防技術有限公司。
問:當初為什么會選擇當寧?
答:我覺得當寧的理念非常好。當寧的定位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專家”,我們要做的是系統方案解決商,我們靠技術吃飯,而不是簡單地賣產品。
我剛才說過,消防行業是強關系行業,業內的傳統是“拉關系、降價格、給回扣”,絕大多數的業務靠的是賭關系。但是,我們當寧選擇了不同的方式,我們以技術為主,關系為輔。
問:消防行業的技術門檻高嗎?
答:行內有種說法:消防行業無技術。大多數時候,產品商是你要什么我就賣給你什么,工程商則是別管我怎么做能通過消防驗收就行,大多數的業務沒有技術門檻。
但是,我們當寧在做技術,我們當寧有技術門檻。我們公司的銷售人員,也許銷售不怎么樣,可是他跳槽去了別的公司,他卻可以干技術總監。你看我們的技術有多厲害。
問:你們真的很牛啊!為什么要這樣堅持?
答:不是我們很牛,而是行業很悲催。我們這樣的做法顯得很小眾,也只是少部分的需求,我們苦哈哈地做別人不做的事情,沒有競爭對手,因為只有我們在堅持。
逆勢而為,不忘初心
問:你們的服務客戶主要是哪些?
答:我們主要的客戶是外資、合資公司和化工、銀行、電力等特種行業。我們挑選客戶合作,價格低、付款不好的,我們不合作。成為我們的客戶,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有真正強烈的安全意識與安全需求,二是有錢。
問:敢于挑客戶的公司并不多,你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答:我們的信念是,靠本事、靠規范做事。我們的客戶雖然是小眾的,但是我們作為集成方案解決商,別人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我們可以解決。別人的工程出了問題,我們也可以解決。
我們公司明令禁止請客戶吃飯喝酒。我認為,吃飯喝酒拉來的生意也就僅夠你吃飯喝酒,生意應該是你有需求,我們提供的東西正好能滿足你,這才是真正的生意--價值交換。
也許我們這樣做不能賺快錢,但是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商業規則。
問:這樣的堅持容易嗎?
答:這樣的堅持真不容易。2015年的時候,我的壓力非常大,身體嚴重透支,生病了還休息了幾個月。但是,正是因為這種堅持,才是我愿意在當寧干下去的原因。賺快錢固然痛快,但是,夢想還是要有一點點。
我是想真正做點事,而不是只想掙點錢。我希望的是持續的發展,而不能靠犧牲未來來獲得眼前利益。我唯一可做的是,踏踏實實做事,積累客戶,寄希望于未來。
采訪手記
跟沈黃河對話,我想到了許多自己過去商場的經歷,并且發現我與沈黃河有許多相似的理念與價值觀。
我于2008年由商場人士轉型為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教人演講寫作,雖然還是與商業沾邊,但是,滿足了一個我內心的信念:我只需要向別人展現自己的學識與能力,就能夠贏得學生的追隨與信任。
通俗地說:如果你相信我是一個好老師,那就向我交學費,我就用心地傳授我的知識與技能給你。這個過程,不需要拉關系,更不需要挖坑與欺騙。
在沈黃河的身上,我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我把沈黃河稱為“商業規則的守望者”,是因為他并不是一個世俗的商人。古往今來,商人都似乎利字當頭,眼里只有錢。可是,在沈黃河心里,錢并不是第一位的,而是價值交換的副產品。商人的利益,應該來自于產品與技術本身解決了實際的問題需求,而不是之外的東西。
他希望有一種純粹的價值交換模式,有一種純粹的商業規則。
他就這樣一直守候著,而他的內心懷有某種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