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還是才華決定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是當你的能力需要依附于性格時。也就是說當你的能力不夠時,性格才會決定命運。當你的能力不需要依附于性格時,才華決定命運。問題在于你的才華處于依附性格的節點之上還是之下。

就拿星爺的《美人魚》來說吧,30幾億的票房,有目共睹。就周星馳這三個字就已經是塊金字招牌了。但之前有關于周星馳的各種報道,例舉周星馳如何如何摳門,如何如何小氣,人品如何如何差,人緣如何如何差。共事多年的拍檔,朋友一一反目等等。不去揣測這些報道的用意與真實性,只知道一點。觀眾不會因為你是一個好人,性格好,為人處事佳,熱情大方等等而自掏腰包去電影院看你拍出來的次品。

那怕你人再好,你能接觸到的人還是有限的。而你的作品所面對的人群與你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人是有量級的區別。當你的才華達到一定高度時,大部分人,甚至說絕大部分人,首先認識的是你的作品。如果你的作品能打動或者說征服觀眾,觀眾才會透過你的作品看到你的存在,而觀眾也是通過作品,來評價一個人的才華橫溢與否。

當觀眾的注意力全部聚焦于一個人的才華時,那么這個人的性格是開朗或者孤僻似乎顯得沒那么重要了,甚至可以說是顯得微不足道了,又或者說那只是一個私人問題了。

人越往高處走,能看到的景色越多,視野越廣闊,眼里能容下的人與事越多。當然,越往高處走,遇到的人,他們眼里的景色更遼闊,他們已不再于糾結與性格與命運之間的必然聯系。他們只專注于自己要走的路以及如何才能讓自己把擁有的才華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更貼近生活,歸于自然。

古往今來,都有成大事者,大師者。性格或開朗,或風趣,或孤僻,或孤傲。都不過是性格的一種,只是沒有哪一種性格會成為你走向高山或巔峰的終極障礙。相反當一個人如果能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性格上的不足,認可并喜愛這樣的自己,揚長避短。最終你會慶幸自己沒能擁有的某些優點,或者說大多數優點。因為你的缺點已經自動為你屏蔽了大部分行不通的路,而僅剩的為數不多的路,選一條興趣愛好所在。只要你能堅定下來,定能走得更遠。回過頭來,你會感謝那些曾經一度讓自己感到厭惡與苦惱的缺點。正是因為這些缺點讓你沒有了回頭路。

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我只能贊同部分,很小的一部分。性格可以區別于你適合走這條路還是走那條路,只是對于適合二字,也是因人而異。同類性格的人,可能走這條路也可能走那條路。最終能決定命運的,還是得看一個人能走多遠,能在這條路上翻越怎樣的高山。

只是當我們把命運的多舛,歸結于性格的必然,未免有些太讓人啼笑皆非了。就像那些碌碌無為者卻把自己的一事無成歸結于生辰八字一樣。一樣的荒謬。

說到底,性格決定命運這種捆綁式的說詞。已經無形地讓性格有了好壞優劣之分,尤其是當才華不能支撐命運走向時。性格似乎被生活戴著有色眼鏡覺察著,不能隨大流的性格就是劣勢的,不招人待見的。能緊隨大流才能算得上正常人,沒能成為烏合之眾,那就是你的錯,因為你連正常人都不如啊。唉,真不知道這是什么邏輯。還是因為無知啊。

由于對性格認識的無知,導致想要改變命運,首先得改變性格的思想盛行。似乎熱衷于社交,能說會道才是社會生存法則里佼佼者。只是不知道口若懸河,夸夸其談是否能給人帶來深層次的反思,聽者是否已經不厭其煩。不是說熱衷社交怎樣,能說會道如何,只是如果能讓彼此關系更融洽,更深入地了解與探討。那也不失為一種能力。只是這種能力是大多數人所趨之若鶩的。

性格決定命運,那只是說明你才華未能得以施展,你的潛能未能得以開發,你的精力致力于改變性格去變成一個別人眼中的你了。記住,性格不過是一個名詞,本無好壞優劣之分。只是盲目的人多了,于是性格有了等級之分。最終能決定命運的是你的能力和才華,而你的堅持與努力決定了你的能力與才華達到何種程度。

當你的才華達到一定高度,你的人生走向由你決定,而性格如何對于大部分人,甚至絕大部分人而言,已經是你的個人隱私或者專屬標簽,無礙于你的一言一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