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喪文化突然開始流行,村上春樹被馬男波杰克代替,刷遍了空間朋友圈,大家紛紛叫嚷著,這他媽說的不就是我嗎?
仔細想想,這個喪字用的真是講究,一個字便概括了生活中所有不幸和壓力。你若是對朋友說,我最近很抑郁。他會說,矯情。我最近什么都不想干。怠惰。我最近很喪。巧了,我最近也很喪。
實話講我前些日子確實很喪,喪到一塌糊涂,喪到無可救藥。腦袋感覺要爆炸,可它空空如也連爆炸都沒氣壓。我也想出去走走啊,可是好累。我也想看看書啊,可是好累。我也覺得20歲該去找條道生存了,可是,竟然要獨自面對整天打臉的生活,我靠,心好累,還不如多吃點飯用食物來填補心靈的空虛。
等一小時才會來的公交車,永遠缺斤短兩的快遞,還有一吃就胖的體質,時不時水逆,動不動點背,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為什么受傷的還是我,真的喪,怪我咯?
上個學期的我嘗試過對抗這種愈發強烈的喪感,好好聽課,發現落了太多近乎天書,算了還是自學吧,老師好吵,快戴上耳機。終于背過了所有六級單詞,完美,考的全是四級詞,不認識。養了盆花,懶人花盆那種,還硬是被我養死了,真牛逼,什么東西到我手里都會掛掉。
還是葛優躺比較適合我。
可我不想一直這樣喪下去啊,我要自救。
終于發現了對抗喪的良藥秘方,不是雞湯,而是雞血。每次葛優躺都在心里吶喊,躺你*****起來嗨!下一步就是忙忙忙忙忙,感謝新學期給了我足夠多的事情,忙上課,忙社團,忙公眾號,馬不停蹄,日理萬機,夜以繼日,廢寢忘食。跑火車了。
我賦予了所有事情完美的理由和動機。比如社團,捯飭一下小紅好像也蠻有意思,比如公眾號,總不能把三分鐘熱度精神貫徹到底吧,還有上課,為什么我要學微電子這個鬼東西,好像還是設計比較適合我啊,算了,設計芯片也算是設計。
喪了半年后終于回歸了正常人的生活,大概是因為喪過,不求生活溫柔以待,但以溫柔待生活。我已經小跑了20年,頂著一個有點叛逆的學酥頭銜,所有人都覺得我應該天天向上,干件不太尋常的事兒,我只是沿途發了個小脾氣,坐在地上說我不干了,累死了。任性完總歸還是要上路的。
我們都不是馬拉松運動員,長跑路上遇到個磚頭水洼的難免摔倒,在哪摔倒就在哪躺一會,多么正常。只有寥寥無幾的人才能憋著一口氣連滾帶爬跑到終點,既然生而比不過人家,又何必為難自己。相信龜兔賽跑都是too young too naive,一只午睡后的兔子總會反超疲憊的烏龜,偶爾喪喪,更益健康。
喪有什么,它來了,總歸會走的。人生需要有一些小確喪的存在,一直努力,會窒息的。送你一瓶啤酒和一把烤串,酒肉下肚繼續上路。今天很喪,明日依舊好漢一條使勁折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