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一下新文風,遇見另一個自己。
01
我叫小丫,從我出生時,就感受到身邊人異樣的眼光:“咦,你怎么長這樣?”
是的,我很瘦,比趙飛燕還瘦。
好像很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觀~(圍觀群眾:好羨慕!)
主要我還沒告訴你,我還很高,比姚明還高~(圍觀群眾:呀!)
最最關鍵的一點是:我是女的~(圍觀群眾:哦!啊!撇了撇嘴:可惜了,以后嫁不出去啦~)
02
從小到大,我就像姚明一樣——很難買到合適的衣服,睡得床永遠是定制的。(圍觀群眾:待遇真好!)
其實,我是這樣的——永遠沒穿過童裝,都是穿媽媽不穿的衣服。
我睡得床永遠是定制的——每天都是家里最后一個在地上鋪上褥子和被子睡。
我的爸爸媽媽都不怎么待見我。
因為,我們家親戚里的有個家傳了五代的“算卦”絕學的叔叔跟他們說:“長得一樣,絕對是災星”。
他們更愛我的弟弟,因為他很“正常”:普通高、普通胖。
03
我的童年沒有朋友。
其實,我也很努力地去找過周圍的小伙伴們玩。但我要蹲下去才能聽見她們說什么,盡管如此,我仍然很努力地聆聽,想要融入她們。
但她們覺得跟我說話太費力,就不再跟我說話了。
我的生活里,就只有我一個人。
04
有段時間,我甚至很恨我自己,想要鋸斷自己的腿,也曾經拼命地海吃。
因為,我想:我變矮了,變胖了,就“正常”了。
但我仍然在奇怪地長高,也沒有變胖。
我因此得了一個外號叫:“豆芽!”
05
幸運的是,我在6歲時遇到了第一個知己,也是我的體育老師。
她說:“孩子,你有這么好的天賦,怎么不利用呢?”
我疑惑地看著她,“天賦?”(我心里想:從小就因為這個而不合群,被嫌棄,怎么是天賦呢?)
她說:“你知道朱婷嗎?把你的身體練地棒棒的,可以去打排球呀!或者,你也可以去打籃球。這么好的體育天賦,怎么就不懂得珍惜呢?我跟你父母去說。”
真的嗎?那天晚上,我一夜沒睡,因為我被人嫌棄的居然還可以被稱為天賦?
父母當然巴不得早早地把我送出門去,遠離“災難”。
于是,我去了體校,練習排球。
不僅積極參加各種訓練,還努力學習文化知識。
06
15年過去了……
下一個朱婷誕生了?
07
都不是。
因為我在國家隊的一次訓練中意外受傷,終身不能從事劇烈運動了。
……
08
但我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所愛:最愛的事業和愛人。
我成了一名排球的技術訓練教練,幫助更多的人愛上排球,科學地練習排球。
我也不再為這個“天賦”所困,反而很感謝這個“天賦”。
當我第一次出國訓練時,
我驚訝地發現國外好多的人都只比我低一點,但他們沒有關注我的外形,只是看我的訓練好不好。
當我的訓練技術得到國際認可時,
他們對我豎起了大拇指:“小雅,你真棒!”
是的,我現在不叫小丫,叫小雅了。
因為我的老公對我說:“你不該叫小丫,你那么文雅美麗,應該叫小雅!”
我同時也是一名文學博士,專門研究魏晉文學,在魏晉風度中,我感受到了作為人的自由。
作為本次“愛卡不卡”活動的主持人和整理者,在整理完大家的文字之后,突然就得到靈感,萌生了這個虛構故事。
我想通過這個故事分享給大家,也分享給自己:
雖然我們有些特點可能會被別人看成“異類”,但變個角度,它也可能正是我們的“天賦”。
眺望遠方,不斷成長,我們終能找到自己屬于的那個群體。
個體正是在不斷“尋找群體——和群體分離——尋找新的群體”的過程中不斷滿足自己的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成長。
你不是一個人在成長,我們也在陪著你!
本次OH牌活動請見:【心理·愛卡不卡】腦洞大開 遇見另一個……
歡迎你也可以將本次OH牌的分享投稿到:心理群“愛卡不卡”,么么噠~
Hi,你好,我是素心故事坊。
簡書心理專題的喵喵評審團成員。
發神經時寫寫文章,靜心時繪繪思維導圖和漫畫,希望用初心幫助你我過個自己做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