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什么樣都是自己選擇的

請了一個星期的公休假回家,準備認真的看幾天書,下周馬上考司法考試了。雖然自己也沒有把握說通過這幾天的沖刺一定能夠通過。

然而回家后就受到打擊了,大學畢業,回想這幾年自己并沒有停止奮斗,一路考試而來,目前雖然不算特別好,但在周圍的同事中間算起來也還算過得去,在小城里買了商品房現在已經裝好,就等入住了。

可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回家吃完飯,媽媽說,丹妹夫現在在浙江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老家的商品房也要裝修,在浙江又新買了一套200萬的房子,剛買幾個月的新車準備換成四五十萬的。

請原諒我見識短,我認為在沒有父母的幫助下通過自己創業,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而我呢,三十而立的年齡,在一個所謂穩定的職業里,每天還在為了考試的目的而去看書,我甚至開始懷疑我所做的了。

我當然知道,做事情不能只看錢,但是如果做一件事幾年如一日的生活就未必是好的了。

所以老家的人多數認為,現在農村的孩子讀書還不如不讀,寒窗苦讀十余年,家中父母打工掙學費,自己通過各種競爭進入體制內或者求得一份穩定的工作,拿著幾千塊錢的月薪,背著助學貸款,房貸,再奮斗幾十年還各種貸,而一些早早出去社會混的反而能夠輕松掙到錢。

我曾經很是不敢茍同這種觀點,認為還是不要把金錢看的那么重要。可是通過這幾年的各種影響,我自己快被同化了。試想這些能夠通過層層選拔的高層次人才,憑什么就只能過著簡樸的生活,他們幾十年的光陰換來的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溫飽,這看起來真是諷刺,所以農村人能有那樣的想法也是理所當然。

就像我小學時的一個數學教師,他的教學水平應該可以算上一流,在我讀書的年代就開始嘗試讓我們自學了,這么多年過去,現在依舊在那所小學里任教,很多當地的人作為他的學生自然是敬畏,但是背地里并沒有人會羨慕他的生活,教書近三十年還住在破舊的木房子里,唯一的變化就是他臉上的皺紋更多了,頭發由當年的黑發變成了現在的白發,背不如以往那么直了50多歲的年齡看起來像60多歲了,可想而知,作為他的學生會有幾個愿意再辛苦那么多年如他一般回鄉下任教。

我跟王老師說,我可能是黨性修養不夠,我真的想多掙錢啊。他說是啊,你就是容易受到影響,掙錢多的人大有人在,你就是還需要加強學習,增強黨性鍛煉。可是我的要求并不高啊,吃飽穿暖有房子住有小錢花偶爾還能出去旅游而已。

想象都是美好的,對于目前的生活、工作,我沒有半點抱怨的意思,僅僅是說了實話而已。人活一世,什么都得自己去創造,你想過什么樣的生活,你就自己去奮斗,不能光有羨慕沒有行動,也不能只是抱怨生活的不公,你走的路都得自己去邁開步子,別人幫不了。

最后,說了這么多,假都請了,還是看幾天書吧,考試結果如何暫且不考慮,過與不過都隨緣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