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初參加工作是在農村,在農村聽到許多的奇人異事,當然有的真實性一聽便知,如果拋開真實性,很多傳聞的教育意義直接而且醒目,就有這樣一個故事。
? ? ? ?僻遠山村,林木茂盛,野生動物也隨之滋生,因而每年到秋冬季節,很多的城里人都會手持獵槍,漫山轉悠,希望能尋得野味。那時候山里人也不知道野生動物保護,也把打野物當做一種營生,運氣好,技術強一點的每次上集市都會有一個在山里人來說不菲的收入。就說是其中有這么一個老頭,家窮,也沒有獵槍,也想要在農活之外有些兼職,就加入到了一起,但沒有工具,只能為人做小工,拾追抱。后來他發現山林多小石子,一個人時也擲石子玩,后來發現自己居然有很高的天賦,于是樂此不疲,逐漸以石子擊物,多有命中。后來練成了十里八鄉出名的手藝,凡有兔子被他看見,都能一擊得中,從無漏遺。不費資源,也不費氣力,早晨出發,晌午即回,每次收獲都在十只以外,城里二五八逢市集。他的野味因受傷面積小,出血少,總能得到城里人的青睞,買得又快,賺得又多。逐漸成了壟斷經營。就是他家的娃出門,腰也比其他人挺得直。
? ? ? ?也不知道是因為打得太多了,還是兔子搬家了,林子里的兔子越來越少,而且當年的小伙子也老了,力氣不足,也是每日 出門,每次所獲陡然減少,老人家感覺到了危機。就說這一天,老人家比往常更提早了一些時間出門,來到林子里時東方依然朦朧。轉了幾圈,一無所獲,突然,也就是一瞬間,一個白色物事飄忽而過,消失在林木后面。老人一眼就認出是一只兔子,只是好像大了許多。于是循跡追去。幾個轉彎,穿過幾個灌木叢,老人終于清晰地看到了他的獵物,是一只又白又大又胖的白兔,身姿健碩,奔跑迅捷。幾個蹦躍就消失在前面的小土丘上。老人疾步追到,發現了地上的坎穴。余下的事誰也不知道,只是到第二天,兒孫們找來,看見老人倒栽在一個土洞里,大頭朝下,已然離世許久。奇怪的是,那個小洞洞為什么直直地朝下,兔子從來不做那樣的窩,而且洞口細小,往出拉人時頗費了些周折。對于這件事,村里傳聞很多,有人說是老人滅兔太多,得了報應,是兔子大王來報仇。也有人說老人急功近利,又老來氣衰,秋冬季土質松散,挖著挖著一個不注意,身材下滑,細土塌陷,將老人給嗆死了。我也想人之一生,追名逐欲不可躁盛,得之勿喜勿驕,失之也不可急躁輕浮,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