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花中皇后,腦海里第一印象可能是牡丹,也許是玫瑰,其實不然,她是月季。
蘇軾曾經寫到:
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
牡丹最貴惟春晚,芍藥雖繁只夏初。
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
而楊萬里的‘臘前月季’是這樣描述的: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己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
月季是中國的傳統名花,其悠久的栽培歷史,最早可以考證到距今2000余年前的漢武帝時代。距今1000多年前,就選育出了具有與現代月季觀賞性狀幾乎一致的灌木狀四季開花的月季。
月季屬于薔薇科薔薇屬,常綠或落葉灌木,直立,莖具鉤刺或無刺,也有幾乎無刺的。小枝綠色,小葉3-5(7),多數羽狀復葉,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6厘米,先端漸尖,具尖齒,葉緣有鋸齒,兩面無毛,光滑;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月季又叫長春花,月月紅。花的種類有小月季,月月紅,變色月季,切花月季等。
月季花也是一味婦科良藥。中醫認為,月季味甘、性溫,入肝經,有活血調經、消腫解毒之功效。由于月季花的祛瘀、行氣、止痛作用明顯,故常被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癥。
包括北京在內的很多城市都將月季選為市花。
紅月季表示純潔的愛,熱戀或熱情可嘉、貞節等,人們多把它作為愛情的信物,愛的代名詞,是情人節首選花卉,紅月季的蓓蕾還表示可愛,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寓意,數量不同含義也不同。目前市面上見到的紅色玫瑰,實際上是紅色切花月季。
月季曾作為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頒獎花束。由主花材為‘中國紅’月季,加上火龍珠、書帶草和芒葉等作為配花配葉。象征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一心的民族精神和不斷追求友誼、團結、公平競爭奧林匹克運動精神。
我們一起來欣賞下
下面這些照片是我五一回家時在家里拍的:
PS:
切花:通常是指從植物體上剪切下來的花朵、花枝、葉片等的總稱,它們為插花的素材,也被稱為花材。切花用于插花或制作花束、花籃等花卉裝飾。傳統的四大切花包括月季、菊花、康乃馨、劍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