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爸爸成了一個花甲老人

今天晚上媽媽給我微信發語音,問我有沒有吃晚飯。并告訴我今天我爸爸去看了寶寶,依然不讓外公抱他。即使給他帶了酸奶,依然還是不讓爸爸抱。第一次,是把爸爸的手推開,第二次是哭了。雖然我不在場,但是我知道老實本分的爸爸也只能一笑了之,雖然我知道他很想抱抱外甥,第一個孫子輩的孩子。但是寶寶卻并不懂得外公的這個心思,總是想把外公推開,爸爸心里應該還是挺難過的,但是我們也都沒有辦法,只能告訴他,讓他多熟悉一下你,慢慢地他就會讓你抱抱了。爸爸只能訕訕一笑。

最近挺為爸爸難過的,因為他近60歲的人了,一輩子也不是都沒有得到太多愛。

因為家庭成分的原因(地主家庭出生),從小就備受欺凌,總被同齡的小伙伴喊“狗腿子”“地主兒子”,扔石頭,幾個人一起打他,但是因為身份原因,是不太能反抗的,否則他的爸爸媽媽會被批判得更厲害的。在鬧饑荒的年代,改革開放后的有身份問題的家庭更是揭不開鍋的,所以爸爸個子也不高,不到一米六。

由于成分原因,不能上高中,但是年齡小,又做不了什么,他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爺爺還是希望他多讀點書,然后又讓他繼續讀初中,所以爸爸說他有不少初中同學。

屋漏偏逢連夜雨。本就飄搖欲墜的窮苦家庭里,只有爺爺一個人拿工資,養著四個孩子和2個大人,爺爺病重很快去世,這份微博的教師工資也沒有了,接著奶奶傷心過度,也離開里他們。爸爸作為長子,要獨自撐起一個家了。爸爸時常說,家徒四壁說的就是那時候的他們。家里真的什么都沒有。為了埋葬爹娘,他們還求爺爺告奶奶,去借錢,借糧食。但是在那個大家都窮得叮當響的年代,借東西是多么難的一件事。

爸爸接了爺爺的班,也算是有了工作,雖然工資并不高,一個月也才20多塊錢,但是是有身份的人了,是吃國家糧食的人了。家里有好心的親戚看爸爸年紀也大了,幫他介紹對象。曾經也有人給爸爸介紹好幾個姑娘,有的嫌棄家庭成分不好,有的嫌棄家里太窮了,有的嫌棄長得太矮了。那個親戚最好介紹媽媽給爸爸,爸爸是很樂意的,因為媽媽長得很漂亮,還是當時學校文工團的,個子也長得高挑,媽媽很看不上,雖然爸爸長得也還挺英俊,但是家庭條件及身高實在不好。但是給爸爸介紹的那個親戚跟外婆是好朋友,住得也不遠,就經常去外婆那說些好話,然后爸爸周末又很會表現,去外婆家擔柴,挑水,啥活都干。外婆覺得爸爸是個不錯的人,應該能忍受得了媽媽得壞脾氣。這樣各種勸,媽媽慢慢接受了爸爸。

接著生了2個女兒,那時候的農村,家里生不了兒子,全村的人都會欺壓你。所以雖然說農民是淳樸的,但是他們也一樣會明槍暗箭地傷人。即使別人家生不生兒子,跟他們家半毛錢關系都沒有。爸爸媽媽還是想要一個兒子的,即使知道這是違反了計劃生育的規定的。在90年代初,計劃生育是抓得非常嚴厲的。不僅會追著懷孕七八個月的孕婦打胎,還會村干部上門把家里值錢的東西都搬走抵扣罰款,還會被開除公職人員的工作。但是媽媽還是懷上了弟弟,并不敢待在自己家,是躲在小舅舅家的牛棚里養胎的,然后也是在那個牛棚里生的,之所以要躲在牛棚里,因為舅媽也懷孕了,不能搶了舅媽生男孩的運氣,還好舅媽也生了個兒子。即使媽媽躲在舅舅家生的弟弟,村里的人還是知道,爸爸生了3胎,然后有人像爸爸的單位檢舉揭發了,爸爸就被開除工作了,只能回家種田了。

外婆建議媽媽跟著老鄉出去打工,每個月掙個200塊也是可以還債的,如果2個人都在家種田,一輩子都還不清那些欠債了。九十年代初,開始興起外出打工了。因為媽媽以前從學校畢業后,學過裁縫,會做衣服,也算有門手藝。爸爸在家帶著三個娃,還要種田種地。媽媽跟著老鄉在深圳坑梓那里找到了一家制衣廠,做起了工廠制衣女,每個月工資大概又200塊。那些年的生活的艱苦是不能想象的。

然后政策放開一點了,爸爸托一個親戚幫忙,又恢復了工作,媽媽就沒有出去做衣服了。但是媽媽的外出打工開啟了一個先河,幾個舅舅,表哥也都外出找工作了。至今他們也都還在深圳工作著。

媽媽的脾氣不好,三兩句話就爆的那種。所以跟爸爸三天兩頭為一兩句話都能吵一架。爸爸都還算包容的。爸爸沒有得到尋常人家里的妻子的那種輕言細語的關愛。

爸爸與他的弟弟妹妹的關系也不是很好,因為他是老大,接替了爺爺的班,吃上了國家的飯,他們心里還是有些在意的。即使在那個窮苦的年代,長哥為父的年代,爸爸也是掙扎著想讓他們多吃點飯,能多讀幾年書,但是微薄的力量又能照顧到多少呢?所以爸爸有時還會念叨,他沒有讓小姑姑讀完小學,初中,真的是非常對不起她,沒有完成爺爺臨死前的交代。

爸爸是一個心里負擔很重的人。他時常說他后半夜就睡不著了,想想這一生過得也是稀里糊涂,沒有成就什么事業,只是本本分分地在工作崗位上忙碌著。沒有讓弟弟妹妹讀好書,沒有照顧好他們。反而與他們的關系也不太親近。

爸爸愛喝酒,從年輕時就愛喝酒,因為那時候太苦悶了,家庭成分的原因就像一個籠子困著他,不可能讀書考學離開,做生意多番嘗試,也沒有起色,基本都是賠本的。生活是看不到一點希望的,即使試圖去掙破那個籠子的束縛,又是那么的無能為力,只能靠著酒精來逃避一下可怕的現實生活。

年輕時,爸爸時常喝酒喝醉,喝醉后,就喜歡話多,嘮嘮叨叨,同樣的話可能都說了幾十遍,上百遍了。我們也不喜歡聽,所以也很煩他。而且每次喝醉,也不愿意躺下睡覺,喜歡起來掃地,收東西,時不時摔破個開水瓶什么的,然后媽媽一看火氣就蹭上來了,就又開始吵架了。我們只能站著在一旁哭,勸他們不要吵了,并推著爸爸去睡覺,不要講話了。童年的很大一部分記憶就是這樣的重復。

所以我們也不太喜歡爸爸,覺得他太喜歡喝酒,而且老是喝醉,然后就又是家庭戰爭開始了。小時候特別怕他喝酒,因為爸爸逢酒必醉,然后必定有一場吵架在等著我們。有時候鬧得兇了,媽媽還會跑回舅舅家。小時候的我們,就更不喜歡爸爸了。覺得他總是控制不住自己,老是要喝醉。

現在大一點了,能理解一點爸爸心里的苦了。雖然依然跟爸爸不是很親近,但是偶爾會打個電話,與他聊一下,得知他說已經戒白酒了,還是很高興的,但是想著那回家給他買什么禮物呢?實在沒找到其他的愛好。后來回家才知道,其實也沒有真的戒酒,只是沒有以前那么頻繁了,喝酒也能控制一點了。爸爸說,歲月不饒人,不想年輕時,遇上酒友,就喝開心了,空肚子三兩杯就醉了,現在會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再喝點酒了。

爸爸依然是很固執,我們給他很多建議,他都不聽。

比如叫他把煙戒掉,酒可以每天喝點不要過量,他都說知道,但是依然會偷偷抽煙。

比如我們讓他去做個全面的體檢,他都說單位里有體檢,沒有三高,很健康。

比如每天不用起那么早去上班,工作沒那么忙,按點去就可以了,他說既然讓我還在這個崗位上,我就要把工作做好。

比如叫他不要種那么多菜了,反正他們也吃不了那么多,浪費。他說種多了,分給別人吃,要不然沒事情做。然后他就忙著種了一大塊地,每個下班后,周末都忙著除草,施肥,澆水。

比如叫他找點其他愛好,去釣魚什么的,打牌什么的,他說不會。

比如讓他早點退休,出去逛逛,趁精力都還好,去旅游下。他老是說想出去看看,卻一直說沒有假期。讓他請幾天假,他都是很忙呀,走不開,下個假期再說吧。

比如讓他不要總是跟媽媽吵架了,多點自己的愛好,他就說知道了。然后下班就回家了,窩家里。

這兩年,看著老了不少。前兩年還說,我都還沒有白頭發,你看我的那個同歲的誰誰頭發都白了,這兩年卻看著臉上的皺紋多了,也愈發的干瘦了,一下子就成了一個花甲老人了。

只愿爸爸能在以后的時光里過得舒心一點,不用那么操心。時常告訴他,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管那么多。但是他都聽不進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