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在自己小的時候,在家里從來沒有體驗過這種雙贏的方法,現(xiàn)在雖然學(xué)會了,但是潛意識中還沒有接受,總是覺得不適合、不管用,老是想著“孩子不會在意”、孩子還是該怎么做就怎么做“。
如果你有這樣的情況,怎么辦呢?
可以接受以下幾個建議:
1、在你和孩子沒有強烈的急切的沖突、沒有憤怒、沮喪或憎恨等強烈的情緒的時候,先嘗試這種雙贏的方法。
比如:“到放假的時候,我們怎么安排我們共同的時間?”
"周末我們?nèi)ス珗@,怎樣才能玩得更開心?"
“我每天早上都要叫你三四次,才能讓你起床去上學(xué),我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先從這些預(yù)防性的問題入手,這樣就會簡單些,孩子也會更愿意配合,既幫助了父母,又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孩子會更樂意去做。
2、在上一步的基礎(chǔ)上,再選擇讓孩子接受討論讓他的需求無法滿足的問題。討論這方面的問題,孩子才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滿足,比如:“你不喜歡吃青菜,我也不喜歡每次吃飯都對你嘮叨,我希望我們能夠找出讓我們都愉快的解決方法。”
一旦孩子在這方面感覺到用這種方法能讓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那么,以后父母有需求時,孩子也愿意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