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秋節是人們都熟悉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吃月餅、掛燈籠。可是,許多人會問:中秋節是怎樣來的,在這一天,我們為什么要吃月餅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出現于《周禮》。因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是秋季的一半,又是八月的中旬,所以,古代的人們把農歷的八月十五日記為中秋節。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于中秋節,古代還流傳著許多傳說:玉兔搗藥、吳剛折桂、嫦娥奔月等。? ? ? ? ? ? 說起中秋節,人們便會想到吃月餅。因為月餅象征著團團圓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除了吃月餅,賞月也是人們在中秋節經常做的事。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比如:宋代俞桂寫的《賞月》“天凈無一云,地凈無一塵。
十六月圓滿,皎皎白玉輪。
古今同此月,照破世間人。
夜久方浴出,露坐風滿襟。?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