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瑤池地眾仙共歡???今天圪塔村游客如云

? ? ? ? ? ? ? ? ? ? 閆進斗

? ? ? 圪塔村,也叫下郊。村不大而名顯,素有“廟有四貴,石有五奇”之說。欲知詳情,請尊位看我慢慢道來。

? ? ? ? 寥東河始于冶頭寥池,由東向西穿峽越谷蜿蜒曲折,過上郊奔郊底,在圪塔村處猛然向南泄入丈河,是陵川境內河流之冠。但在亙古時期,圪塔村是寥東河的盡頭。那時,圪塔村四面環山,寥東河和另外兩條河水直瀉其中,形成一個山澗湖泊。

? ? ? ? 話說玉皇大帝在天庭無聊,便駕輦出游,來到陵川邑上空向下觀望,見萬山翠綠之中一湖泊象藍寶石一般晶瑩,堪比王母瑤池,便落架祥云,盡情賞閱這人間的旖旎風光。從此,玉帝隔三差五就會攜家眷和眾仙到此游玩,這里便成為玉帝消遣之處。后來人們便修造了供玉帝休息的行宮,取名為“白玉宮”。也是玉帝權傾天下,至高至貴,萬仙奉供。白玉宮大殿歇廊四根白玉石柱就是一場大雨后,從瑤池內涌出來的,這也是南海觀音一片誠意。白玉宮也因這四根石柱而命名。玉帝為感謝觀音,也為相見方便,就請觀音在池西石壁洞內住下。觀音在此精進修練,日長月久,意念所致,石崖上竟留下佛祖與諸佛論道的影像。

? ? ? ? 一日,一個污頭垢面,柱扙瘸腿乞丐來到此處逢人便說:“快離開這里吧,三天之內必有濤天大難。”正是眾仙游興致濃,黎民安居樂業之時,聽乞丐說這晦氣的話,便以棍捧相加。乞丐左躲右閃逃至村北神龜山上一閃就不見啦。一只公雞追趕在前,忽聽一聲喊:“定”,便僵立于山頂,石化為一金雞,千年萬載鳴夕不鳴朝,為村民納吉招財。眾人追到山頂不見了人影,只見青石上留下一深深腳印和一杖窩,才知是八仙之首鐵拐李來救災救難的,那里還敢怠慢,急急搬到高處。果不其然,第三天時,突然烏云滾滾,電閃雷鳴,暴風驟雨,山洪濤天。只見那瑤池之水越漲越高,雨霧中五條蛟龍力挽狂瀾。河水在漲,山丘愈高。漸漸地五條蛟龍疲憊力竭,山洪越過西南方山豁,頓時山體垮塌,猛獸一般撲向下游,就形成了圪塔村現在的模樣。現在村北的神龜山上還清晰可見的腳印和杖窩,用特殊的語言講述著這個故事。各位看官定然心生困惑:既然玉帝位高權極,為何保不住一池碧水。卻原來,佛主釋迦牟尼見玉帝傾心與凡間風光,怕耽誤了天庭正事,便施動佛法摧毀了這人間瑤池。佛主此般行為也是行大善于眾生,可就是苦了暴雨中力挽狂瀾的五條蛟龍。洪水退后,五條蛟龍盤軀在南面的山崗上相互慰藉相互療傷,心中的楚痛無以復加。后來玉帝念其忠善盡職,便分別晉升到各處任職。這里的山山水水,鄉親眾生,是龍們的牽掛,龍們便化身于一盤石留作念想,鄉親們稱其為五龍石。龍們又在五龍石左側一石上留下一石臼,如遇久旱,可令童真掏凈石臼便可下雨解旱。人們便將此臼稱為龍池。五龍中其中玉龍被派往縣城東南的龍王山任全縣之龍首。每年六月十三縣城龍王山廟會,圪塔村村民可享受管吃管住的待遇,象玉龍的娘家人一般。

? ? ? ? 若干年過去的一天,來了一隊商隊,領頭的自稱姓李,來自陽城李圪塔鄉。說來奇怪,他們竟然是因夢境而來。原來,李姓頭領多次夢見一瘸子道人說:“鐵圪瘩銅圪瘩,白玉宮下金圪瘩。金圪瘩銀圪瘩,圪瘩鄉人遇圪瘩。”李姓商人到此地看到此情此景豁然明朗,原來夢中之人是八仙鐵拐李。也是千年善緣所故,當年鐵拐李跟隨老子學道,學成出道時因自己姓李名洪水,非遇洪水沖盡凡塵非不能,所以才有化乞丐救眾生之事。多少年過去,鐵拐李對此地卻念念不忘,就指點曾經的家族李姓商人到這里了卻心愿。圪塔村離古商道很近,李姓商人到這里后生意做的風生水起,田地也越置越廣,成為遠近有名的大戶。

? ? ? ? 正所謂“窮生機端,富長良心” ,李家發達以后十分感恩神靈的庇佑,便在村北最高處修建了佛堂,塑了佛祖金身。佛堂下右側修建了觀音閣,觀音閣相背修建了關帝廟,村南山坡五龍石處修建了龍王廟。在西北巨石上修建了祖師廟。并安排專人初一,十五,四時六節,誕辰日得道日,日日供奉,可見一片誠心。也是真誠所致,還真得到了神靈的保佑。有一年,一伙響馬趁風高月黑來搶李家,李家人藏到祖師廟中,響馬追到廟里,沖上閣中石梯時紛紛落下,輕者腿折臂傷,重者一命嗚呼。原來祖師為保佑李家,暗中把石梯改為七死八活,響馬踏上活梯自然滾下,或傷或死看自個造化。

? ? ? ? 從此李家更是敬神與心,行善與民,廣施善德。怕日長月久,風剝雨淋,村西石壁上的佛影像被損壞,就請得道高僧照影像精雕細刻,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摩崖造像。又考慮村中廟宇之多,眾神議事不便,李家又攜同村民在村中修建了全神廟,神殿左右敬栽了牡丹芍藥。牡丹芍藥乃花中之魁,善解人意,初春之際綻放,花大如盤,香飄似酒,成了遠近聞名一大景觀。有一年,李家在朝中官至兵部仕郎錦衣還鄉,為酬謝神靈保佑,感謝村民擁戴,李家又在村中修建了“觀賞院” ,每逢村中廟會,便將各廟神像請到院中正殿,開壇焚香,敬請諸神看戲。屆時還邀請各村賢紳社頭,閭長三老前來賞光。雖然歲月無情,淹沒了幾多得意輝煌,但那屋脊上鏤空的飛龍和那別樣心裁的墩鼓柱石,依然彰顯著那時的富麗堂煌。兩廂看樓上的對聯:“茶煙琴韻書聲,竹雨松風魚月”,仿佛在耳畔悄悄告訴你昔曰的儒雅和風光。

? ? ? ? 圪塔村戶不過百,卻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這些神奇的故事以極強的生命力流傳至今,讓我們足以了解李氏家族的善德與富貴,足可鑒賞圪塔村曾經的美麗與輝煌。至于“廟有四貴,石有五奇”之妙,全在故事之中。各位看官,如意猶未盡,不妨再去看看已經荒廢了的古建,聽聽兵部仕郎“鼓質門墩月臺院,九門九關廂”豪華。

? ? ? ? ? ? 圪瘩村農家樂歡迎您!

? ? ? ? ? ? ? ? ? ? ? ? 2018.5.20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