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十三《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P10 錄:The view that the function of philosophy, especially metaphysics, is not the increase of positive knowledge, is expounded by the Viennese school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though from a different angle and for a different purpose. I do not agree with this school that the function of philosophy is only the clarification of ideas, and that the nature of metaphysics is only a lyric of concepts. Nevertheless, in metaphysics, would become nonsense if it did attempt to give information regarding matters of fact.

按:以上這段作者對哲學功用的解讀,我想到的是康德哲學。康德哲學作為西方哲學是一個分水嶺,被人們譽為:康德之前的哲學都在康德這里匯流,康德之后的哲學都在康德這里開啟。康德清晰地界定了哲學在研究問題的時候,哪些問題是哲學也無法解決的。首先第一種問題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先驗的(apriori),物自體(thing in itself)。比方說手機是什么,十年的的諾基亞和如今的無論是iphone還是三星,兩者可能有部分功能都得以繼承,但是其本質已經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所以說,對手機所謂概念的界定,即所謂matters of fact,這些問題并非是哲學所要研究的問題,按康德的角度,不是人從現象界作為人能夠去解決的。其二,康德名言有云:我們必須懸置知識,給信仰留下地盤。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人的理性是具有局限性的。所以說哲學問題可能是不能夠與宗教問題去接壤的。比方說,你不能用哲學來證明上帝是否存在。因為我們用自我存在的局限性是無法來討論上述問題的。幸好,中國哲學對此早就看開了,老子的《道德經》開篇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所謂真正的道,一旦我們把它講出來了,它就不是真正的道。因為人類的語言也是現象界的。很多哲學的探討,人能否用語言來討論也是個問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Immanuel Kant (22 April 1724 – 12 February 1804) was an 1...
    123逍遙游閱讀 4,616評論 1 13
  • **2014真題Directions: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
    又是夜半驚坐起閱讀 9,787評論 0 23
  • 這是一封寫給五年后自己的信。 五年以后,我24歲,不出錯的話正好兩年研究生畢業,拿到一份不算差的文憑,一個人去不是...
    卷說閱讀 178評論 2 1
  • 時間過的好快,不知不覺已經是踐行時間管理踐行的第四十七天了,秋風的蕭瑟也已經取代了夏日的炎炎。除了我之外的...
    風清云淡之雙魚閱讀 1,794評論 0 0
  • 呵呵呵呵。。我是來打臉的。。。 是的,沒有錯,我又來“吐槽”我的隱形男朋友了。 520那天我動用了“半年的積蓄,漂...
    好萌66閱讀 22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