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中干過好多的事,從編輯到市場,再到產品,現在在創業,從搜狐到酷6,從視頻到創辦大咖說,他一直奮斗在互聯網戰線的最前沿。
之前就看過他的一個PFD,講用戶力,知道他從疇寫了一部叫《用戶力》的書,把自己10幾年的互聯網經驗給講個透徹。
書已到手,還沒開始讀。
感謝饅頭商學院舉辦的學習訓練營,尤其是請來了這位大咖,有幸聽了郝老師的課,因為提問環節被郝老師翻中牌子,不但解答我的疑惑,還給送了本簽名書。
互聯網是一個工具,不是一個行業
很多時候,常常聽到有人說,“我在互聯網行業工作”,或者說“我在傳統行業工作”,實際上,郝老師認為,互聯網是一個工具,用它的人,具有互聯網相關的思維和技能。
互聯網是個趨勢,也因此很多傳統企業在互聯網的推進之下,顯得非常被動,紛紛要做轉型。
互聯網的價值存在于通過聚合和鏈接,使之效率提升,這里如果提升的是傳統企業,則就是傳統企業的互聯網+了。只是這幾年來,很多轉型失敗的傳統企業又退回打守城戰。
互聯網引領的新技術、新模式(贏利)、新思維,可以用在任意行業,任意產品。
顛覆性產品【滴滴】: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變
我們知道的是,滴滴最終順利抱大腿,找了鵝廠這么個大靠山,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有用戶有用戶。但滴滴的成功,絕不止如此的簡單,甚至,正因為這個產品的牛B,才引來了鵝廠的瘋狂投資,最終強強聯合,壟斷了用戶和市場。
滴滴的產品設計分解:
滴滴解決的問題,是用戶的打車需求嗎?——NO!
在沒有滴滴之前,我們出行有時會要打的。但是,需求人、出租車司機、黑車司機,卻對整個出租車行業非常不滿。
需求人常常會抱怨打不到車,等半天還不如坐地鐵;
出租車司機會抱怨運氣背些的時候,就是空跑,拉不到乘客;
沒什么知識只想開個私車跑點錢的黑車司機,最抱怨被某局打壓到沒有生存空間。
因此,滴滴解決的需求本質:是出行容易,路費便宜。雷胖子曾經說過,有了滴滴之后,他把車給賣了,每天就打滴滴上班。
一來省時間,二來省錢,三來還解決了頑固的社會問題“黑車盤踞京城”。
從產品設計上來說,滴滴的成功歸結于對用戶需求的根本提煉得非常精準,真正了解決用戶低價出行的歷史大難題。
除了滴滴之外,比如淘寶,解決的也不是用戶要買衣服的問題,而是更快、更好、更便宜地買到衣服的問題。
同樣的,微信運動,也不是為了解決讓用戶運動的需求。本來,個人的運動關其他人鳥事?但微信運動卻把一項普通人難以堅持的、枯燥的事,變成了朋友之前互動的話題,比起一個人默默地跑1公里然后回家洗澡睡覺,以走路步數好朋友圈排名的方式,形成了非常豐富的交互。
綜上,我們常常說的一些互聯網顛覆產品,并不是因為TA解決了某個需求,而是更好更快更有趣更XX地解決了這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