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禪是一種富于智慧的人生態(tài)度,能讓人以恬靜而歡喜的心情看待世間的一切。”在經(jīng)歷了第一個學期的高壓工作之后,我覺得生活索然無味:在第一個學期的工作中,我每天強迫自己當天改完兩個班學生的作業(yè),每晚改作業(yè)至少改到10點以后,一周總有那么一兩次要改到凌晨2點才能改完,那個時候的我,連喊累的心思都沒有,一閑下來倒頭就睡,即使很晚才回家卻仍像打了雞血一樣,激情滿滿,甚至對能當天改完作業(yè)的自己很是滿意。
? ? ? 除了繁重的作業(yè)之外,有時我也會因為學生上課不聽講而暴跳如雷,厲聲呵斥,導致師生關系緊張,直至學期末,家長要求換老師,我才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重心:我每天改作業(yè)到很晚沒有家長會體諒,我發(fā)脾氣的原因是想讓孩子認真聽講家長也不在乎,所以新的學期,我開始轉移自己的工作重心,不再只埋頭改作業(yè),而是努力去成為一個討學生喜歡的老師,至于某些學生上課聽不聽講,我也不再強求,只要他不影響別的同學,學習上“讓花成花,讓樹成樹”,但是生活上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關注,師生關系緩和了不少,家長也越來越肯定我,我也慢慢找到了工作中的樂趣。
? ? ? 蒼山空寂,明月清朗,幽潭澄澈,野花自開自落,浮云時聚時散。王維的詩“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是禪。沿著山溪走到了水的盡頭,但這僅僅是水的盡頭。你倘若并不曾預設一個固定的目標,就會看到世界充滿著奇妙的變化。在遠處的山谷,在跟你走過的路毫不相干的地方,云漸漸涌起,升向高敞的天空,景象如此動人,視野無比廣闊。
? ? ? 如果你在“水窮處”沮喪不已,心境閉塞,就看不到“云起時”。這是一個很小的例子,卻牽涉禪學中重要的道理:倘能消弭固執(zhí)和對立,消弭貪欲和妄念,消弭緊張和焦慮,便能以空靈玄妙的智慧、樸素自然的心情、隨緣自適的態(tài)度,求得本應屬于你的完美的生命。
? ? ? 也許,每個人都曾在生活的某個時刻體會到幽靜又深長的意味。
? ? ? 各種各樣的聲音在這個世界中響起,喧囂嘈雜的、清朗悠揚的、氣勢宏大的、悲切低回的,然后逐一消退下去。在此起彼落之間,你聽到深邃的幽靜,莫可名狀,卻令人心動。
? ? 換一個角度來說,世界像一個熱鬧的舞臺,各色人物你來我往,推推搡搡。有的自命不凡,躊躇滿志;有的身敗名裂,灰心喪氣。然而一切都會過去,在一切變化的背后仍然是一片深邃的幽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