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溫順的人統治這個世界吧

讓溫順的人統治這個世界吧!

很多人并非不自信,他們只是還沒長大。

假如你打算逃避下去,你最好一直逃避下去,否則有一天你需要回過頭來,補上你所有逃掉的課。

才華,有些靠的是思想的張力,有些人靠的是表現的張力,后者經常有用。

才華而言,有些靠的是思想的張力,有些人靠的是表現的張力,后者經常有用;

別讓爛人進入你的核心圈,但你的交際不能有潔癖;

要學會心平氣和地與豬摔跤。惱怒比渾身是泥對你的傷害更大。

從火星上看去,人和人之間的差別要遠小于在地球上所看。

伯頓說: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即極為細微;地球上的任何一點離太陽都同樣地遙遠。

更何況在遙遠的上帝看來,差別更是微不足道。

一個人和另外一個人的差別,就像一粒沙和另外一粒沙的區別。

保羅說:一個人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左拉說過:生命的全部的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

“習得性無助”:當個體面臨不可控的情境時,一旦個體認識到無論自己怎樣努力,都無法改變不可避免的結果后,便會產生放棄努力的消極認知和行為,表現出無助、無望和抑郁等消極情緒。

強大而正面的“心流”,賦予我們披荊斬棘的勇氣,摧枯拉朽的氣勢,勢如破竹的結果。

負面的心流,則令我們陷入泥沼,被那些根本無關緊要的細微末節纏住手腳,膽戰心驚,事事不順。

正向,是習得性樂觀;反向,是習得性無助。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獨立思考。

拿破侖說: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要靠自己。他還說:我只有一個忠告給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所謂“恃人不如自恃也?!?/p>

讓別人覺得你自信,比你自己真的自信更為重要。包括自我暗示,虛張聲勢。

羅曼·羅蘭說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樂觀而自信的人,更容易獲得溢價。自信者剝削那些悲觀者。后者為了逃離眼前的煩惱,不惜拿十年后的價值去換。

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嗎?

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br>

“每個人都把自己視野的極限當作世界的極限。”如叔本華所言,我們進而以有限的視野框定了自己。

假如你有信仰,你便不會陷入泥沼,不會因為被人的一個眼神心里打鼓,不會在意別人對你是否在意。

你也不會自找借口,將自己一步步逼入絕路。但丁說:能夠使我飄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

塞利格曼把悲觀定義為:

“在遭受挫折時滯留在任何最具毀滅性的原因中不能自拔”。

悲觀和無助是密切相關的,而“征服行為”總是能帶來樂觀。

悲觀狀態下的人,更多的以消極、放棄、退縮和抱怨的方式來應對問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