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網站--分頁和翻頁功能實現

  1. 系統實現機制
  2. 涉及的關鍵技術

1. 系統實現機制

采集系統通過Strus2實現了MVC模式。
實現機制如下:


圖1 系統功能實現機制

2. 涉及的關鍵技術

2.1 分頁功能

分頁功能涉及以下技術點:

  • 分頁需要的參數考慮
  • 通過SQL語句實現高效分頁
第一個技術點 分頁需要考慮的參數

要實現分頁,有四個參數是必須要考慮的:

  1. 當前頁(current page):需要實時記錄和傳遞,初始值為1
  2. 總的信息條數(all info count):通過數據庫查詢獲取
  3. 每個頁面要顯示的信息數(page size):可以人為設置
  4. 總頁數(total page) = all info count / page size

在實際的例子中,是寫了一個PageRoll的類,將上面的四個參數都封裝在這個類中。通過對于該類的訪問,獲取分頁所需的數據。

第二個技術點 通過SQL語句實現高效分頁

這里主要是通過SQL中ROW_NUMBER()語句實現分頁,語句如下:

select temp.rownumber,* from 
(select ROW_NUMBER() over (order by score desc) rownumber,* from KeyWords) 
temp where temp.rownumber>? and temp.rownumber<=?";
// 填充sql語句
ps.setInt(1, (pageRoll.getCurrPage() - 1) * pageRoll.getPageSize());
ps.setInt(2, pageRoll.getCurrPage() * pageRoll.getPageSize());

先看子查詢,ROW_NUMBER() over()函數首先是生成一個新的列,列名稱是rownumber,而這一列是按照KeyWords表中的score字段降序排列的規則生成。有了這個新列(根據需求生成),就可以通過外層查詢控制每次查詢該列的消息數,進而控制了前臺頁面消息數的顯示。
通過上述兩個技術點,就能夠實現分頁了。

2.2 翻頁功能實現

在講這個知識點之前,也必須要弄清幾個技術點:

  • JSP——include的使用
  • JSP動作元素<jsp:include>和<jsp:param>的搭配使用
  • JSP中request與requestScope的區別
第一個技術點 JSP——include的使用

JSP中,include是一個經常用到的標簽。當應用程序中所有的頁面的某些部分(如標題、頁腳和導航欄)都相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用include。但是相同的部分有靜態的(裝載進頁面顯示后再也不變的),有動態的(裝載進頁面后還會改變,如:隨時間改變、隨用戶行為改變等)。

那么,對這兩種類型的內容的包含方式一樣嗎?當然不一樣。

第一種,靜態包含 <%@ include file=”包含頁面”%>
靜態包含一般用于加載進頁面顯示后就再也不變的東西,比如頁眉、背景、標題等等。靜態包含不會檢查所含文件的變化,把文件包含進來后,被包含文件的修改變化是不會影響已被包含進來的內容的。因為,靜態包含發生在編譯階段。

比如:a.jsp中使用了語句 <%@ include file="b.jsp"%>,把b.jsp包含了進來,那么在編譯a.jsp文件時,會直接把b.jsp文件的內容全部內嵌到a.jsp文件中包含b的語句的位置。然后運行a,顯示a頁面。也就是說,靜態include是先把被包含文件的內容全部復制內嵌到包含文件中,再進行編譯運行的。也正是因為要把b包含進a,所以b中的變量等不能與a重復,否則會報錯。

第二種,動態包含 <jsp:include page=" " flush="true"/>
動態包含用于加載經常變化的、要求顯示最新版本內容的東西,比如提交時間戳:用戶打開博客編輯頁面時,有一個時間加載進來了。用戶編寫完博客,點擊提交時,就應該使用/顯示提交瞬間的時間而不是打開編輯頁面時的那個時間。所以這里要用的就是最新時間。

由上面我們知道,靜態include是先包含進來,再編譯,運行并傳回瀏覽器顯示的,所以不能滿足我們要求某些部分使用最新內容的要求。那么,我們就要用到動態include。

動態include與靜態include的最大不同在于:包含文件與被包含文件都是先編譯執行,再包含。二者的編譯階段是相互獨立的,只有在包含文件的include語句處把被包含文件的執行結果包含進來。換言之,包含文件先編譯,執行。執行到了include語句的時候才觸發被包含文件的編譯、執行,并實時把結果包含進來。從而達到獲取最新的被包含內容的目的。

同樣使用a.jsp包含b.jsp的例子:加入a.jsp中動態include了b.jsp。現在,a先編譯成servlet類文件,然后運行,當運行到包含b的語句處,引起b的編譯,運行,并把b的運行servlet運行結果包含進a。最后a順利運行完畢,把a的servlet類運行結果輸出到瀏覽器顯示。

第二個技術點 JSP動作元素<jsp:include>和<jsp:param>的搭配使用

當<jsp:include>和<jsp:param>動作元素一起使用時,可以將<jsp:param>中提供的參數值傳遞到<jsp:include>要加載的文件中去,因此當<jsp:include>和<jsp:param>結合使用時,可以在加載文件(頁面)的過程中同時向該文件(頁面)提供信息。

第三個技術點 JSP中request與requestScope的區別

(1)request對象通常用來接收從客戶端通過表單提交過來的數據,然后在servlet或者action中用request.getParameter()的方法獲取獲取參數內容;
(2)requestScope通常是在servlet和action中通過request.setAttribute()方法把數據放到request對象中供客戶端獲取,然后客戶端獲取的方法就是requestScope.getAttribute()。

結論就是:
①request.getParameter(“username”)等價于{param.username },它們一般用在服務器獲取頁面或客戶端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String的; ②request.getAttribute(“username”)等價于{requestScope.username},一般是從服務器傳遞數據到頁面,在頁面中獲取服務器保存在其中的數據內容。

OK,三個關鍵的技術點已經講解清楚,下面進入正題:

圖2 翻頁部分實現機制

實例代碼如下:
后臺顯示頁面(keyWords.jsp)include翻頁頁面(pageroll.jsp)的代碼

<jsp:include page="../commonUser/pageroll.jsp" flush="true">
<jsp:param value="keywordsInback" name="action" />
</jsp:include>

上面代碼中,設置flush為true,表明若緩沖區的內容很多了,就將數據讀出,以免數據泄漏,造成錯誤。而keywordsInback是后臺的一個方法,將其作為參數動態傳遞給pageroll.jsp頁面。

當后臺顯示頁面(keyWords.jsp)加載,數據渲染到此處時,首先將keywordsInback方法作為參數傳遞給pageroll.jsp。

pageroll.jsp,顯示翻頁的代碼

<form action="${param.action}" name="pageRollForm" method="post">
        當前是第${requestScope.pageRoll.currPage }頁|
        共${requestScope.pageRoll.pageCount }頁|
        共${requestScope.pageRoll.totalCount }條記錄<br></br>
</form>

代碼中,{param.action}調用jsp傳遞的參數(后臺調用keywordsInback方法)。{requestScope.pageRoll.currPage }等價于request.getAttribute(“pageRoll.currPage”)獲取當前頁。

而通過${param.action},可以調用后臺的keywordsInback方法,每次點擊翻頁時,都調用該方法,提交上面代碼表單中的數據,獲取到當前頁數據,實現頁面翻頁顯示。

keywordsInback方法,負責分頁參數的獲取、傳遞和處理

ArrayList<KeyWord> listData = keywordDao.getKeyWordsDBInbackground(pageRoll);//get data in database.
request.setAttribute("pageRoll", pageRoll);//set current page
request.setAttribute("list", listData);//set list data

上面代碼負責返回分頁所需數據(pageRoll)和后臺頁面渲染所需數據(listData)。注意,因為在pageroll.jsp中是通過${requestScope.pageRoll.currPage }來獲取當前頁的,所以此處必須要使用request.setAttribute,而不是request.setParameter。

至此,翻頁功能就實現了。

ps:寫文章真是件辛苦的差事,鬼知道我經歷了什么!O(∩_∩)O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 Java基礎部分 基礎部分的順序:基本語法,類相關的語法,內部類的語法,繼承相關的語法,異常的語法,線程的語...
    子非魚_t_閱讀 31,779評論 18 399
  • 一. Java基礎部分.................................................
    wy_sure閱讀 3,839評論 0 11
  • 前面講了servlet入門實踐現在開始介紹jsp入門實踐,開發環境的搭建請參考我前面的tomcat的文章,jsp入...
    伊豚wall閱讀 3,385評論 2 56
  • 1. 世上諸事,不能太得意忘形,狗血的結局往往會給人一記當頭棒喝! 昨天,地鐵上的橋段真心歡快地笑了一路,真是被那...
    墨語花開時閱讀 325評論 2 2
  • 這是心靈自由寫作群第三期第十四次作業。 最近看了武志紅寫的《關于李雪》,這是我看過的武志紅寫的最真誠的一篇文章。我...
    灰菠蘿閱讀 559評論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