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母親能寫下如此詳盡的回憶錄實屬不易,我想她并不只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純如,記住純如,更是一個母親對女兒的一種思念,她見這種思念轉變成文字。也許純如不完美的,但是在張盈盈心中,純如便是她的靈魂,我完全能想象出,當得知純如離去的那一刻,她的內心是如何的空曠。身體被掏空,無力感遍布全身。
我是沒有資格去評判他人的生活的,但我想將我所感受到的記錄下來。純如從小便是一個非常要強的女子,或許是家庭教育的緣故,純如從小便與同齡人有不同的思維與思想,她生活在科學氛圍極濃的家庭中,處于世界感知期的純如提出的問題基本都會得到滿意的解釋。她的父母都是華人,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她愛生她育她的美國,也愛有著傳奇歷史的中國。中西方文化的熏陶無疑使她與同齡的美國小孩不同,她感性理性并且追求自由?;貞涗浿胁恢挂淮蔚奶岬郊內绮幌矚g隨大流,她喜歡與眾不同。小時候還經常被同學嘲笑,這使她一度的感到自卑。這讓我感觸頗深,原來思想早熟的孩子不善于與同齡孩子交談并不是因為別的而是由于她們的自尊心被傷害了,好在她的父母給予她更多的鼓勵。每個人都是一個獨自的個體,父母要做的并不是告訴孩子們怎樣去做更好,而是盡可能的尊重并教會她們如何自己去做決定。
我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去閱讀這本書,看完后,我的腦海了充滿了張純如這三個字。我不知該如何解釋這一現象,或許這三個字在書中出現的頻率過高吧。
我覺得純如是幸運的,她有一對開明的父母,幫她解決分析問題,卻從來不會對她的決定提出反對意見。在她忙于寫作,忙于報刊,忙于工作之余遇到了她的追求著,雖然書中沒有對她們的愛情史沒有過多的描述,我想純如的愛人對她的成功也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的吧,純如是個價值主義者。她絕不會將時間浪費在華而不實的東西上,甚至是她的婚禮,她也沒花太多的心思。還告誡正在為她籌辦婚禮的母親要多休息,不必為婚禮擔憂。我非常地崇拜純如,她總能為自己設定目標也總能按期完成。
不過純如將生活過的太累了,一生很長,但他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正如純如母親所說的純如過于急躁了。她一直在與時間賽跑,從出生開始便是如此,令我不解的是,她內心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純如她自己都不太清楚。
每一個時代,每一種環境造就了不同的人,這也就是為什么這個世界上沒有相同性格的人。正如樂嘉創辦的彩色性格,雖只有四種顏色,但經過組合,卻可產生無數種性格類型。純如是個非常健談的人,她通過寫作與更多的人交流,這使她感到開心。但過于沉迷寫作或許對純如的靈魂也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吧。她是善于思考的,總會有一些其他人無法理解的想法,或許這使她她苦惱,但是沒有人可以幫助她解開心中心中之結,即使是最了解她的父母,畢竟他們不是她。
不管如何,我將永遠記住這位女子,不僅僅是因為她讓南京大屠殺重見天日,更是因為她骨子里的堅忍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