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想法真是你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的想法真是你的?

當看到這個提問,我的第一反應是,我的想法難道不是我的?

當閱讀完今天武志紅老師的課程《你的想法真是你的?》時,我現在肯定的告訴你,你的想法真可能不是你的。

當你從一個嬰兒來到世間,你是一個有想法的人嗎?沒有。你就像一張白紙,任由父母和其他親人涂鴉,于是白紙上有了不同的色彩和圖案,有人告訴你,這是紅色,這是白色,也有人告訴你,這是小狗,那是小貓;也有人告訴你,這是酸的,這是辣的;也有人告訴你,這是對的,這是錯的。

隨著年齡的增大,你的大腦里裝進了很多的思想和觀念,但大多數都是被別人灌輸的,你也許一直活在親人給你的框架里,多年卻渾然不知,你認為,那就是你自己的思想,是“我的”。真是你的嗎?不是。

當你進入學校、進入社會以后,我們的頭腦,繼續吸收各種信息,也被灌輸了各種信息。你認為大腦是你的嗎?可以說,我們的頭腦是別人的。

那什么才是你的呢?心理學告訴你,只有你的身體,只有那個經常被你忽略的肉身才是你的。比起頭腦來,身體更靠近你的靈魂,頭腦可以被灌輸,或者被欺騙,但身體很難不忠于自己。

最近,我停止了已經練習了一年多的瑜伽課程。在這之前,我不喜歡瑜伽,原因很簡單,我曾練習過,因為我身體的柔韌性很差,練習時只有痛苦的體驗。但我為什么最終又選擇練瑜伽呢?原因也很簡單,大腦收集的所有信息,都告訴我練習瑜伽對身體有好處。那我在這練習的一年多里,我的意識和我的身體一直做斗爭,雖然也發現練習瑜伽后諸多的好處,比如身體的柔韌度增加了,調息更順暢了,專注度更高了,但同時我也發現,我越是想練好,我的腰痛越是加重。最后,我決定聽從身體的指令,停止練習,關注身體的變化,再做進一步的選擇。呵呵......很神奇的是,腰痛真的好了很多。我想適合自己身體的才是最好的鍛煉方式,身體的感受勝過大腦和思維的理性判斷。

當我通過身體體驗去認識自我,而不是通過頭腦想法給自己指出了一條路徑。聆聽自己的身體,就是聆聽自己的感覺。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的殿堂,值得我們好好的尊重、膜拜、珍惜。

當一位大師用心泡的一泡好茶,你和茶友們用心品嘗這泡好茶,大師說,這泡茶是古樹紅茶,茶湯會甜中帶有一點點薯香味.....當茶湯進入每一個人的口腔,每一個人很認同的說,哦,原來古樹紅茶是這個味道。當你認真、反復品嘗,就是沒有他們說的那個味道,反而有點酸、有點澀。你錯了嗎?你的身體味覺告訴你,我就是這樣的感覺呀!請相信你自己的身體感受,大師也有把同一種茶泡出另一種味道的時候,為什么要迷信他人的思想呢?

大腦意識可能不是我的,思維可能不是我的。大腦和思維都應該只是成為自己的工具,不能反過來綁架“我”。一個道理必須經由你自己的身體去證悟,否則這個道理就不是你的道理。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著名演講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不要被信條所惑 —— 盲從信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的結果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是,擁有跟隨內心和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和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聆聽身體的聲音,活出真實的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參考資料:武志紅心理學課程專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們容易過于重視思維過程,容易覺得頭腦里的聲音,是“我”的想法,這是“向思維認同”,把思維認同為“我”。但你以為的...
    Joycty閱讀 285評論 0 0
  • 小時候我們“活在”父母的嘴中,長大后我們“活在”同事或領導嘴中,有沒有那么一刻是在做自己。我們長大之后知道說是做自...
    王朋彥閱讀 119評論 0 0
  • 捫心自問一下:“你的想法真是你的?”我想說:“大部分都不是”,究竟是為什么哪?可能就跟心理學里邊講的我的只是從余...
    合肥李風麗閱讀 226評論 0 0
  • 總是聽到別人說有時自己也會說的就是“身不由己”,說著身不由己的話,做著身不由己的事,想做不敢做想說不敢說,瞻前顧后...
    423429d90f38閱讀 85評論 0 0
  • 有感馬克龍,又有了寫愛情的動力,都說年少時的愛情最真最美,為什么18歲時情竇不開呢!人家馬總統15歲就一見鐘情...
    矮豬糖閱讀 23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