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就感覺Mac自帶的Terminal很好用,可以開多個Tab,功能也夠,自從開始用Hexo倒騰博客之后突然感覺自帶Terminal的窗口切換功能不夠強大了,然后去Google了一下,然后就發現了iTerm2,之前也在一些其他博客中看到iTerm2的推薦,但是一直沒在意,這次果斷去官網下載了一個,開源免費。用了一會感覺特別不錯,可設置的選項比自帶的多好多,而且關聯的文章看了下去還有oh-my-zsh這個zsh的配置的框架,還有好看的主題,一番折騰,終端大致變成了這個樣子
iTerm2
官網下載,按自己需求設置一下,比如設置隱藏顯示的快捷鍵,設置主題,設置字體,設置字體里需要額外說明一下,如果是使用上面截圖的主題agnoster,就需要一個叫做Powerline的打補丁的字體,不然無法正常顯示上面右側那個實體箭頭和主題內的一些特殊字符,倒騰過Vim的Powerline或者Airline狀態欄應該都知道這個補丁字體,傳送門可以在這里直接下載已經打好補丁的字體,比如Melon for powerline。總之可以設置得合自己心意就好,iTerm2只是個外殼,真正的還得是zsh,二個搭配起來真好用的一塌糊涂。幾個常用快捷鍵:
多Tab操作 CMD + T
分屏 CMD + D
自定義的顯示與隱藏iTerm CMD + .
看看光標在哪兒 CMD + /
選擇Tab CMD + Tab窗口數字
用Alfred的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Alfred快捷執行終端命令時,如果不是默認的Terminal的需要自己寫一下AppleScript來執行自定義的Terminal的邏輯,萬能的git早就有對應的repository了,傳送門,按ReadMe進行操作就可以,里面甚至還有操作視頻和gif,真是貼心!
# 最新版本是2.9 終端中輸入下面的命令,彈出框允許即可,然后對應的applescript代碼就在剪貼板
curl --silent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stuartcryan/custom-iterm-applescripts-for-alfred/master/custom_iterm_script_iterm_2.9.applescript' | pbcopy
Zsh
切換zsh為默認shell
Shell的一種,Mac默認的是bash,還有諸如csh,sh,ksh等,Mac默認已經有了zsh,可以cat一下/etc/shells來看一下當前一共有幾個可用的shell,還可以通過echo $SHELL的回顯來查看當前用的是哪個shell。現在要切換到zsh,輸入以下命令:
chsh -s /bin/zsh
重啟終端就可以看到變化了,再次echo $SHELL,應該就是zsh了。
安裝oh-my-zsh配置框架
可以通過git直接來clone repository
# 將oh-my-zsh克隆到本地的用戶目錄下的/.oh-my-zsh
git clone git://github.com/robbyrussell/oh-my-zsh.git ~/.oh-my-zsh
# 按oh-my-zsh的ReamMe將模板的zshrc拷貝一份到用戶目錄
cp ~/.oh-my-zsh/templates/zshrc.zsh-template ~/.zshrc
也可以使用wget的方式,這樣一步到位,不需要自己指定目錄,拷貝zshrc了
sh -c "$(wget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robbyrussell/oh-my-zsh/master/tools/install.sh -O -)"
# 或者
wget https://github.com/robbyrussell/oh-my-zsh/raw/master/tools/install.sh -O - | sh
這步完成,就會在用戶目錄下看到.zshrc文件和.on-my-zsh目錄了。
配置基本的oh-my-zsh信息
第一步當然是設置主題,直接vi ~/.zshrc,定位到ZSH_THEME行,設置ZSH_THEME=”agnoster”,zsh默認目錄是不帶顏色的,在.zshrc末尾加上
export LSCOLORS="exfxcxdxbxexexabagacad"
同時將原bash用的各種alias都移到這里,因為原來的alias是屬于bash的,zsh里需要重新alias一下命令。
到這步,如果字體沒問題的話,大致的樣子就是上文的圖示的樣子了。
繼續自定義主題
默認agnoster主題的目錄是顯示全路徑的,進入的路徑越深,后面的就越長,看起來很不爽,對個人來說沒啥必要,改一下主題的配置文件,只顯示當前目錄,并修改一下背景和前景色,定位到~/.oh-my-zsh/themes目錄下,編輯器打開agnoster.zsh-theme,找到prompt_dir函數,修改如下:
prompt_dir() {
prompt_segment 6 black? '%c' # 6和black分別是前景和背景色,這里是上圖我的配置
}
這時重啟iTerm2就可以看到目錄不是全路徑了,主題顏色也改了。
默認agnoster主題每行的最前面顯示的”userName@localhost”的形式,看了一下git上對于agnoster的說明,可選的配置有一項是DEFAULT_USER項(在.zshrc定義DEFAULT_USER項),可以顯示自定義的字符串,但是也不如意,這里自定義一下,同樣修改主題內部的函數實現,如果找到DEFAULT_USER項時,不顯示其他只顯示其對應的字符串,同時設定前景背景,定位到~/.oh-my-zsh/themes目錄下,編輯器打開agnoster.zsh-theme,找到prompt_context函數,修改如下:
prompt_context() {
if [ $DEFAULT_USER ]; then
prompt_segment blue white "%(!.%{%F{yellow}%}.)$DEFAULT_USER" #只顯示自己定義的字符串
fi
}
# 如果有其他顯示需要可以繼續在這個函數里elif分支繼續改寫
保存修改,重啟iTerm2,就可以看到對應的最前面的字符串已經改為在.zshrc里定義的DEFAULT_USER的值了,并且是藍底白字。
其他想自己自定義的還可繼續改寫里面的函數進行自定義配置
zsh插件
zsh自帶的插件是git且只有這一個,另一個好用的的插件是zsh-syntax-highlighting功能是shell當前可用的命令都高亮顯示,綠色表示命令可用,橙色表示打錯或者命令不可用。安裝方法參照git里的ReadMe,進到~/.oh-my-zsh/plugins目錄,執行如下: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zsh-users/zsh-syntax-highlighting.git ${ZSH_CUSTOM:-~/.oh-my-zsh/custom}/plugins/zsh-syntax-highlighting
完成之后再在~/.zshrc里的plugin行最后填上zsh-syntax-highlighting插件名字
plugins=(git zsh-syntax-highlighting)
重啟iTerm就可以試著敲命令看效果了。到此終端就與上圖完全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