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大清早一趟公交車上接連三男性老年人因為座位和人發生爭執,理直氣壯,義憤填膺,氣急敗壞,令人側目,避之不及。
也許,他們觀念里的認知會覺得,公交車上的座位就該是屬于老年人坐的,年輕人不讓座位或者空座位自己沒有搶到就是這些年輕人的大不敬,違背了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和大的文化背景灌輸的倫理邏輯。
一個善意的幫助,如果被冠以理所應當的倫理道德,那么就形成了道德綁架,沒有人喜歡被道德。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次早高峰的公交上,一位幼稚園女孩的父親的發問引起了我的思考,大致意思是:我想不明白,這些老年人為什么總要在早高峰的時候出來和年輕人搶公交車資源呢?就為了買菜,不能錯峰出行嗎?你說不給你讓吧,你站都站不穩摔一下也不好;你說給你讓吧,這都是小朋友背著大書包,誰給誰讓啊?年輕人每天工作壓力那么大,也很辛苦!錯峰出行對誰都好啊!”
佛山的117公交是出了名的“老年人專車”,每天的早高峰一車人有一半以上是提著菜籃推車的老年人,都是熟面孔。
佛山的早高峰從6:40開始。
我和女兒每天為了錯峰出行,每天清晨5:40叫孩子起床,洗漱、朗讀、練習、早餐,趕6:50′的公交,車里基本已經滿了。
遇上今天這樣的暴雨天,只能再提前十分鐘出門趕公交。
老人需要被尊重,被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自我約束行為,才能更好的給年輕人以榜樣,贏得他人的尊重。
千萬不要覺得,這個世界就該如何如何按照你認知的方式對你,如果你真這么認為,你又一次被你對這個世界的解讀傷害了你自己。
如果不是有急事,我愿意錯峰出行。不管我在哪個年紀。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