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玄齋主尚澤(集雅閣主諾伊)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p>
人生的質量需要不斷熔鑄,人生的境界需要不斷拓展。而閱讀詩詞和詩歌對于提升人生的質量、豐富人生的內涵,無疑具有不可言喻的意義。
在自己的一生中,閱讀若干首優秀的詩詞、詩歌,不僅可以拓寬自己的閱讀視野,而且還能獲得某種深刻的人生啟示和積極的人生借鑒。
詩詞是唐朝的一株柳,搖蕩在古風河畔;詩詞是宋時的一尾魚,游弋于清澈柔波;詩詞是元時的一首曲,傳頌在天山草原;詩詞是明時的一股風,悠揚在深深胡同;詩詞是清時的浣紗女,在河邊唱著絕代的歌。
生活就是詩,詩就是生活。在詩詞與散文中,我被一種濃郁的生活氣息所圍繞所浸潤。
海德格爾曾經說過,我們要詩意的居住在地球上。由于種種原因,這只能是一種美好的理想。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是難以做到詩意的居住,海德格爾的詩與生活貼近,融合和諧,合二為一,詩人時刻發現并體味著生活的詩意,我想也許這就是一種詩意的居住吧。這其中蘊含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理解、包容與超越的姿態,這也許是一種非凡擴大的胸懷吧。
有人問過我,“青春到底是什么?”我想來想去,最后告訴他:“青春就是亢奮和迷茫的‘混血’。”亢奮緣于生理,而迷茫則歸于心理。“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這樣的追問不是哲學家的專屬,也是每一個人的權利,詩人當然概莫能外。
詩詞并非簡單的宣泄,而是清理。問生命是清理人生路途上的“褶皺”,過人世則是清理人生思路上的“喧嘩”;寄望于通過“簡單”和“樸素”,找尋存在的意義。
而“回憶”恰恰是青春在思考中的一種方式,通過回瞰剛剛過去的昔日生活和稍遠一點的故鄉往事,詩人完成一種建構,找到了追問之后的一塊棲息地。
此刻,在這個春雨敲窗的季節,欣賞著唯美的詩詞與散文,如同品一杯濃香的茶,詩中濃郁的生活氣息,讓人感到非常親切和舒暢。
在混沌的思維中,拂去哲學的臨摹,我們任何人都如沙粒一樣普通,但唯有不老的傳說和沒有音樂的詞曲,永恒相伴身邊。
我們在虬枝中攀折,試圖將雜亂不堪的枝條理順,讓枯木能夠逢春。把人生點滴灌注在筆尖,把喜怒哀樂傾訴在文字,多年與紙筆相依相伴,攙扶著走過了諸多個日日夜夜,也排解了多少剪不斷理還亂的愁懷。
把寫詩詞視為生活方式,在詩詞之內和詩詞之外都有精彩的生活。
書一篇小楷,拓一枚印章,記憶著年輪的章節,在陣陣梵音的深沉里,回漫悠悠,忘我前行。
從繁華處走來,珍藏這份遇見!與筆墨紙硯的浪漫情懷,與唐詩宋詞的深情邂逅,與知已友人的靈魂感知,與自己獨處的修行對白。
一茶、一書、一花、一石、一無塵,當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