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這個月,有兩位爺大壽,都到了而立之年,一位爺還剛好在這個月的第十一天,不過,他現(xiàn)在與這天也沒啥關系了;還有一位爺隔了一周過壽,其他的就不多說了。

想想自己還不到幾個月也要到三十大壽了,簡直細思極恐,前幾天還在朋友圈瞥見一文,標題《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這是針對我來寫的嗎?點進去看看,文章太長,懶得看,就不看了。(后來得知內(nèi)容,還好沒有看)

按《論語》里孔圣人的說法,三十而立,不是指“成家立業(yè)”,而是指“三十而知禮”,那“禮”是什么?僅僅是“禮”就夠了?

《水滸傳》開篇寫高俅,說“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玩耍,頗能詩書詞賦”,照現(xiàn)在人來看,高俅簡直是個全面人才,是個麥霸、體育尖子生、會跳舞會畫畫會書法、會演奏各種樂器,能文能武(可能在武一方面比較三腳貓),不然也做不了蘇東坡的書童。可人才是人才,他也有不會的東西,書中又說他“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我想想,孔老爺指的“三十而立”,肯定不是“立”前者,應該是后者。如今的娃娃,又有多少是受著“高俅式”的教育呢?名著所以是名著,一它是寫人性,二是具有時代的穿越性。

說來慚愧,自己要真到“而立”之日,別說有沒有搞明白“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其實很多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隨心所欲的人也沒搞明白咯),就連膚淺一點的“成家立業(yè)”都還迷茫著。如果是出生在解放前后那個年代,我估計自己應該會去做個說書人,拜個師,學個藝,來個“一把折扇一江湖”的買賣,學點本事,賺點閑錢,過過日子。很奇怪,我是個不怎么fashion的人,或者說,對fashion的事物不感冒,但沒有排斥,就是沒有興趣(我昨天才知道“母雞”是什么意思),而對很多傳統(tǒng)的事物莫名地感興趣。有人要問我愛不愛國,我就用老舍在《茶館》里常四爺?shù)囊痪湓捵鞔穑骸拔覑鄞笄鍑遗滤辏烧l愛我啊?”(反著理解就行了,也不知道會不會被和諧ヽ(≧Д≦)ノ)。上學的時候老師有布置周記,有一回寫了一篇文章,給交上去,隔周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里,先“愛國”教育一番,完了臨走的時候又好心“提醒”了我一句:“以后別寫這東西。”

但是讓我到番邦去,又不太樂意,因為這里有我喜歡的東西,是別的地方感受不到的,這種帶勁的感覺,只有這里才有氛圍,所以多少時候,顯得與這個時代有點格格不入。可是傳統(tǒng)的東西,并不是現(xiàn)在人所認為的不“fashion”的東西,往往是這樣的傳統(tǒng),更是代代相傳下來,而現(xiàn)在的“fashion”,也僅限于現(xiàn)在,這東西,都沒單位換算來得靠譜。

三十不易,世界之大,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撐到這一天的,再次恭喜兩位爺。現(xiàn)在我是不太關心自己三十那天會怎么樣了,現(xiàn)在我是希望自己的脖子能早點好些起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