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遠,那么近;這么近,那么遠

晚上坐在KFC玩手機,隔壁一個陌生人的耳機里傳出一段很熟悉的旋律。

離開書店嘅時候,我留低咗把遮

希望拎咗佢返屋企嗰個系你啦

呢間餐廳,呢只水杯,你會唔會用過

《這么近,那么遠》里面張國榮很迷人的獨白,很有畫面感的一首歌。像那種港片。

離開書店的時候,我不小心落下了雨傘,希望拿它回家的那個人,是你。我經常來這家餐廳,坐在這個位置,點同樣的一杯飲料。不知道你會不會也來過這家餐廳,坐在這個位置,你會不會也點同樣的飲料,用我用過的那個水杯?

在池袋碰面,在南極碰面

或其實根本,在這大樓里面

但是每一天,當我在左轉

你便行向右,終不會遇見

一直期待與你相遇,想像著各種與你相遇的場景。東京池袋的街道還是南極的冰山?或許你就在同一棟大樓,就在我附近。可惜你習慣向右,我卻一直往左。始終不曾遇見。

命運,就放在桌上

地球儀,正旋動

找個點,憑直覺按下去

可不可按住你

地球儀,隨意一指,會不會就是你住的城市。

喜歡的歌,差不多吧 (李泰祥嘅新唱片,你買咗未)

對你會否,曾打錯號碼(我懷疑嗰次,把聲好沙嗰個,系你)

我坐這里,你坐過嗎(我認得你點字跡)

偶爾看著,同一片落霞(佢由亞洲一直飄到南美洲)

你應該也跟我差不多一樣,喜歡聽同樣的歌,會不會也剛好在單曲循環《這么遠,那么近》。最近陳奕迅的那張新專輯你有聽嗎?歌詞里說的李泰祥大師的作品你有聽過嗎?我最近在循環五月天,你呢。你的字跡,我好像在哪里見過,學校旁那家奶茶店的留言板上是不是有你的祈愿。那天傍晚的落霞,好美。你見到了嗎?

整個歌詞真的是很少女心呀。所以說,黃偉文(作詞人)真的是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人。以前中學的時候,會喜歡方文山那種辭藻華麗的歌詞,覺得方文山真的是太厲害了。后來慢慢發現,黃偉文、林夕、李宗盛等等大師才是真的給力。(文無第一,個人看法而已)

一首歌詞里面,沒幾句華麗的。每一句單獨抽出來,你都覺得,呃,好平淡。但連起來,你發現,哇,整個畫面感就出來了。這一句好精彩,一看,下一句更精彩。這就是文字的魅力。給人無限的想像的空間。不需要太華麗的辭藻,普通的詞匯卻描繪出故事感。

整個歌詞,其實很像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看似那么遠,其實就在同一棟大樓,一個轉身就能相見。看似那么近,卻遠到我沒用說服自己去相信我們能遇見的理由。這么遠,那么近。這么近卻又那么遠。你習慣向左走,我習慣向右走,我們始終不會相遇。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尋找你那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迷宮般的城市,讓人習慣看相同的景物,走相同的路線,到相同的目的地;習慣讓人的生活不再變化。習慣讓人有種莫名的安全感,卻又有種莫名的寂寞。而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習慣會讓你錯過什么。

—— 《向左走,向右走》封底

是啊,在這樣一個城市,忙忙碌碌,每天坐同一班公交地鐵,去同樣的目的地,循環往復。曾說過“習慣”是一個很可怕的詞語,習慣了,很難再有勇氣去改變。一個人有些時候不敢打破某些給予我們安全感的習慣,也會因此而錯過很多吧。偶爾會問,你還在這個城市嗎?我們相遇的機會消失了嗎?心情無故低落的時候,對自己的孤單會不會有種莫名的哀傷。

但是,

人生總有許多巧合,

兩條平行線也可能會有交會的一天。

······

但是,

人生總有許多意外,

握在手中的風箏也會突然斷了線。

—— 《向左右,向右走》

在一個大雪天,終美好地相遇。故事是美好的。

雖然上面的文字有點故作哀傷,哈哈,其實我還是一直相信美好的。You make me wanna to be a better man。相信我們終會相遇,等待你的出現。

這時候,腦海想起另一首很喜歡很喜歡的歌的旋律:

聽見,冬天的離開

我在某年某月,醒過來

我想、我等、我期待

......

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

我遇見你是最美麗的意外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

別說什么這么近,那么遠。雖然這么遠,其實也就那么的近。To be a better man。night!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我會用一萬次回眸換取與你的一次相遇,再用我如蓮的心,在某個遙遠的角落靜靜...
    Marpessa閱讀 666評論 0 0
  • 1、 GOGO考上前警校爸媽原本反對,一心想兒子從商,考上后倒是妥協了,見面少些也不用爭吵,GOGO懶得解釋,爸媽...
    董咸魚zty閱讀 2,201評論 0 2
  • 對于愛情我從來都不擅長,這輩子我唯一追過的男生,還失敗了,唯一交往過的男生還被他踹了。 目前作為一...
    極大大閱讀 108評論 0 0
  • 看到貧困山區支教的大學生無法長期留下以及留下的人受到巨大家庭壓力的新聞,突然想能否建立一個不依賴教師本身連續性的教...
    Sabriel閱讀 240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