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義,很多人把它視為改變命運的途徑。近幾年,也有許多以“高考”為背景的青春片。但是《Hi!高考君》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高考”。
講述的是青年教師沈星(倪景陽 飾)受聘來到A市華威中學擔任高三畢業班的語文老師,通過接觸沈星驚奇的發現,這個盛名遠揚的高考狀元班就像是一條沒有生命的尖子生的生產線。所有的孩子擁有相差無幾的高智商和應考能力,缺少了青春的特質和情感的真誠表達。沈星在嘗試著用個性化的作文教學對孩子們進行啟發,然而,她卻陷入了更深的迷惘之中。因為怕影響孩子高考,兩個已沒有絲毫感情的夫妻在女兒面前,強顏歡笑,苦苦支撐。因為高考,一位考上清華的考生沒能趕到病房見病危的父親最后一面……于是,在迷惘中掙扎的沈星最終無奈的成為了這條生產線的一個守護者,見證者,參與者。
武冬菊,這個像冬菊一樣的姑娘讓我感觸很大。早戀被告發使她失去競爭保送名額的資格;父親生命瀕臨結束,卻連知道的權力都沒有;高考當天,喜歡的人見義勇為,生死未知,但她只能選擇進入考場。生在普通家庭的冬菊,在父親突發腦溢血后,生活只給了她兩條路——高考成功,帶著家人的希望,走進大學;高考失敗,打工來養家糊口。她沒有第三條路—復讀,因為家庭已經支撐她高三再來一次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但是冬菊連走那條路的選擇權都沒有,因為在家人和老師的商量下,沒有人告訴她這個消息。他人是出于好心,不想因為這件事來分散她高考前進的步伐,但是這樣做是正確的嗎?剝奪了見親人最后一面的權力,讓她的人生永遠存在這一個遺憾。也許這也是她父親的選擇吧?
在如今的社會中“高考”究竟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我不得而知。“高考”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命運,我也不能肯定的回答。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考”對每個人的意義已經千差萬別了吧?
既然選擇“高考”這條路,就應該好好努力,不求結果多么輝煌但求內心問心無悔。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