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 主動 VS 被動

主動 VS 被動

馬克吐溫:讓你陷入困境的不是未知的世界,而是你堅信的事并非如你所想。
最近在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書中的觀點“主動閱讀”讓我感觸很大,我一直以為讀書就是只要拿起一本書讀, 并堅持讀完就可以,寫作就是拿筆開始筆耕不輟就OK,然而非也. 閱讀不是簡單的把文字讀懂,寫作也不是單純天天寫而已。如果方式方法錯誤,也只是重復錯誤的方向,無法達到刻意練習的最終結果和精進的效果。
讀書和聽書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至于書中的知識和觀點是否真能被我們所用,被真正吸收,并轉化為自己的能量并產生行動,和帶來生活的改變,以及自我認知的提升呢? 值得思考。。

書中談到“主動閱讀”,給我了一劑良藥,讓我體會到要學會和智者通過書本溝通和對話,通過讀的書來解決自己的問題,讀書要讀經典書籍,要堅持讀有些挑戰有些難度的書籍,因為這樣才能真正有突破走出舒適圈破繭而出
讀書過程,要提問和思考,要堅持主題閱讀,并要寫出我心,說出我想積極主動才能從讀書中獲得質的飛躍。

以前我讀書,只是用讀或聽的方式,我以為自己讀了一些書,也有些竊喜。但真實的結果是沒有實質收獲,更沒有把所讀之書中的智慧通過行動踐行成自己的力量和資源,結果書中知識只是死死的信息,很少能靈活變現而成為我的武器。
知識沒有變成為我所用,沒有改變我的理念或認知,我也沒有通過智者的智慧得到提升。悲哉。。。。

經典的值得讀的書一定要精讀,花時間真正并完全擁有這本書,把這本書變成自己一部分智慧才是有意義的閱讀一定要帶著問題去閱讀和思考,并不是問自己“ 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能解決我現有哪些問題?“
一方面要對作者本身,或對他的語言,或對他使用的文字感興趣。另一方面,想要了解的是他的思想。
主動閱讀,帶著活力帶著好奇和探索,通過和智者對話溝通,我們會一點點站在不同的巨人肩膀上走向目標。
讀懂作者,讀懂不同人的內心和世界萬物,也漸漸的讀懂我們自己,從而通過閱讀見天地,見他人,見自己。

所以積極主動這個習慣用之四海,不僅在閱讀上,在生活態度上,個人目標上,以及情緒管理,人際溝通上等;
想想這幾年培養出來的讀書和寫作習慣,雖然剛起步時跌跌撞撞,甚至有些敷衍了事,但堅持走著走著,也變得越來越喜歡這兩件事了,慢慢的讀書和寫作已經從興趣變成了我的志趣;想想當初看股票時看著滿屏的技術指標和K 線圖,也覺得是看天書一般,一點感覺都找不到啊,通過閱讀投資書籍,堅持看盤找感覺以及和他人取經,
當初哪些難啃的書籍和股市K 線圖已經不再是攔路虎了,想起那本厚厚的《窮查理寶典》,當時覺得書太厚讀起來也有些艱澀,然而因為主動去讀,最終也讀完2 次,每次讀的收獲和幫助也更進一步,積極主動的習慣。

讓我再一次意識到人生的路,再長的路,即便有時候是走在黑夜中,即便走的有些孤獨和無助,但一步步堅定的向前走,總有一天也能走完,總有一天也能穿越漆黑走向光明;然而若是被動的人生,即便再短的路,即使幸運和希望就在前方等待并招手,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跡,那便是堅持;風雨兼程,積極主動;內心永遠懷有希望之光。
對待生命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我們好歹要失去它。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