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果不懂得提問,那么何談提升?

導語

這周寫的是有關閱讀主題的文章,小伙伴們有很多疑問,所以我今天著重挑出幾條為大家答疑解惑。


愛起程:讀書的時候只有故事能記住,其他的就...怎么破?

答:實我們陷入了故事的陷阱里面,因為故事好看所以我們往往更愿意去看故事,也因此能因為故事去記住一些文中的內容。

這也是一個誤區,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只能看故事,一些概念性的文章根本讀不進去,就像當年看《道德經》的時候一樣,如果沒有故事解讀,我可能就把它當成我睡覺的必需品去使用了。

但不可能所有的文章都是以故事從頭到尾的去書寫的,閱讀是一種能力,而喜歡看故事是我們的天性。

我們要提升的是閱讀與理解的能力,讀不進去記不住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不感興趣,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我們不理解,如果把這些概念都可以換成自己熟悉的事物去解釋的話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當我們看完書之后發現有收獲便會因而產生成就感,從而就更愿意去閱讀。

等自身的知識積累到一定境界的時候,所有的書籍讀起來就會十分簡單,差異就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先讓讀自己感興趣的書,再去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這些問題就會不攻自破。


喜歡花的姑娘:你的文章太過于功力了吧?這樣真的好么?

答:首先你可能沒有詳細的閱讀這五天的文章,因為我是以知識攝取為源頭到知識輸出轉化行動為結果的,從頭到尾講的是如何更好更快的學習,哪些方法我們更加使用,所以在文章里面我反復強調基礎和技巧的搭配。

另外我覺得你質疑的可能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這兩個詞匯,其實只要我們刻苦努力找到適應自己的方法做到比別人好的時候,這些東西就不會是什么功利性的文章。

為什么說成功學害人,因為他可以讓你有一步登天的欲望,但是沒有達成目標的方法,然后做事也不從細節出發,讓自己變得不著調。

最后關于功利的解釋:功利本無錯,這就和壓力一樣,可以讓我們產生動力,進而去努力去向往,如果人生沒有夢想那么和咸魚有什么分別呢?功利與壓力這兩樣東西,造就我們的是他,毀掉我們的也是他,關鍵在于我們如何調整了。


葉子 :看書那么快有什么用?我讀紅樓夢的時候就反復看了很多遍。

答:首先我想你可能只是看到了文章的標題,從第一天的文章到昨天的結尾我一直在說不要太過于追逐技巧,應該基礎和技巧方面的合理搭配,然后提到了理解、記憶和復盤,所謂的速度只是一個結果,并不是開始。

而且在可以搶占市場份額的時候我們沒有入場,最后何談企業競爭力?

當這段文字沒有什么意義的時候我們理所當然的應該去跳過,當我們理解能力提高到一個境界的時候就理所當然的會快速去懂得書中的含義。

該加速的時候需要加速,該緩慢的時候需要緩慢,這才是人生之道。


李吉英 :看過的內容不能很好連貫起來怎么辦?結構記憶法如何實踐呢?


素書片段

答:看過的內容不能很好的連貫起來我們就可以用結構性的方法去解決,首先我們讀懂了一本書,書中作者寫的內容肯定是有嚴格的邏輯順序的,那么書中提到了什么問題?有幾種解決方法?每一種方法又是怎么回事?

我們把這三個問題套用在自己學習過的知識上,例子如下

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那么道是什么?得是什么?仁義禮又是什么?

當我們發現自己難以記住文章的內容的時候,只需要記住框架的關鍵性詞匯,就可以輕松的連貫起來,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理解。

ps:這個方法在寫作、演講的時候一樣適用,先記住大的框架環節、再從每個環節當中去捋順相對應的解決方法,內容就這樣被貫穿了。


找到適用于自己的路

其實閱讀的方法千千萬萬,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重點在于是否適合我們。

比如下面這段

諸葛亮、陶淵明、朱熹,是怎么讀書的?

網絡上,看到有人在很熱鬧地討論歷史上三位名人的讀書風格,比較陶淵明的“不求甚解”,諸葛亮的“觀其大略”,以及朱熹的“熟讀精思”。

說陶淵明“不求甚解”,典出“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傳》)。

說諸葛亮“觀其大略”,典出“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學。三人務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說朱熹“熟讀精思”,典出“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朱子讀書法》張洪)

那么有些書就是需要“觀其大略”,有的需要“不求甚解”,有的則需要“熟讀精思”。不但如此,同一本書里,有些地方讀來需要“觀其大略”,有些需要“不求甚解”,有些則需要“熟讀精思”。更有甚者,同一本書,可能第一遍讀來只能“觀其大略”,第二遍“不求甚解”,第三遍才能“熟讀精思”。

因此,與其說“不求甚解”、“觀其大略”、“熟讀精思”是這三個人不同的風格,不如說是三種不同的方法。而我相信,這三個人一定都是對這三種方法都很精嫻的。

讀書的方法有很多,差別在于我們目前處于什么階段,適用于什么方法?


有關閱讀的分類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主食閱讀、美食閱讀、果蔬閱讀、甜點閱讀

就像我們吃飯一樣,我們不可能只單純的去吃米飯,而需要搭配炒菜以及飯后甜點。

回到閱讀分類上,主食類的書籍就好比我們現在急迫需要的知識,上學的時候我們需要學習課本,工作的時候我們需要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這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生存需要的學習。

美食閱讀:就好比就是雖然不求針對人生的現實問題,尋找直接的解決之道,然而,卻會從一個間接,不過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這些問題或現象的本質是什么,比如文學、哲學、科學等等。

果蔬閱讀:我們知道一不吃水果蔬菜的人營養搭配肯定是不均的,那么干貨類型的文章看多了也會讓我們營養過剩。

甜點閱讀:蛋糕吃多了對身體當然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但是在吃過正餐之后選擇一些甜點,恰恰是最美好的事情。所以讀流行小說可以充實我們的情感,但一定要適度。

所謂的學習一定是需要合理的搭配,不管是什么樣的好東西,吃多了反而會適得其反。


關于閱讀方面的分享就告一段落,最后送大家培根的一句名言

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富于想象,數學使人精確,自然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和修辭學使人善辯。總之,讀書能陶冶情操改變人生。每一種心理缺陷,都有一種特殊的不久良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突然想起《越讀者》里面說的幾個閱讀方法,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下面的這一段論述。 陶淵明“不求甚解”,諸葛亮“觀...
    SAMSON小黑麥閱讀 1,728評論 0 1
  • 9讀這本書起源于參加速讀訓練營,目標是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學習力。 這本書恰好在我的書單之內。用王者速讀法讀完了一...
    不能空空閱讀 550評論 0 3
  • 幾天前是那位給我家建房的師傅的大兒子結婚大喜的日子,親朋好友給予滿滿的祝福,而這位新上任的年輕的公公更是高歌一曲一...
    小墉正閱讀 661評論 20 26
  • 如果打算愛一個人,你要想清楚,是否愿意為了他,放棄如上帝般自由的心靈,從此心甘情愿有了羈絆。 我記得我看的第一部電...
    淺輒止閱讀 956評論 2 5
  • 雖然嘴上總是說,自己老了,皮膚不如從前了,身體也沒有以前禁的起折騰了,然而,面對我們的父母,幾個禮拜幾個月不回家,...
    雅口吾言若有時閱讀 21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