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開始看成甲師兄的《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既然是指南,就不僅要讀,更要做。
今天看到師兄2012年6月9日的那篇反思日記,覺得十分具有指導自己實施的可操作性,又恰巧最近常常迷茫、想法多變,我想應該開始記錄下來這些想法,并對日常生活做一些反思了。
每日精進
昨天我做得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我當時是怎么考慮的?如果我重新來做會有哪些改進?堅持每天按照這個目標,對照我的行為。
規劃分局通知下午繼續開會,讓各委辦局跟規劃公司對接討論項目落圖的工作。作為剛來單位一年的小兵,我認為自己對單位的各個項目并不足夠了解,沒辦法勝任這個工作,因此給領導打電話請示是否需要他參會或主管領導參會,但得到的答復是讓我繼續聽會。
我當時想的是我什么都不懂,讓我繼續在這邊不是根本達不到會議的預期效果么,于是就開始急了,說話語氣也不好,甚至在那個時候連這件事情本身都還沒說明白,想讓領導委派另一位同事來參會或者給我提供資料也說得氣沖沖,最后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氣急敗壞也是無濟于事的,我的目標是希望在會上我們單位的聲音和需求能被聽到,那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呢?
首先,我當時讓領導委派另一位同事來參會或給我提供資料的方法是可行的,但由于當時我在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語氣欠妥,且領導當時在忙別的事情,導致最終沒有成功。因此在這里我需要改進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以后說話切忌過于著急,一定要在聽完對方的話之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且要徐徐緩緩地提,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我的致命缺點;另一方面是如果我真的最大的愿望是會上我們單位的聲音和需求被聽到,那么在領導讓我自己找同事的時候,我確實可以找同事拿資料,但此時需要權衡個人立場和單位立場。
其次,下午參會時,發現共同參會的其他單位有我單位的項目列表,故而上午我的擔憂其實也是多余的。
以后每次說話前審視自己,是不是開始著急?要不要放慢語速?堅持每天按照目標,對照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