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擋碎片化
付出過多轉換成本(switch cost)令人疲倦。新媒體跳躍頻繁的主題帶來短暫?興奮感而印象淡薄;連續、線性的書籍閱讀利于構建聯系的系統。@采銅
快捷的信息獲取方式不一定高效。可能接收了卻未獲取價值,可能價值半衰期過短?以致無用,可能時間成本過高性價比低。對策:主要通過靠譜渠道獲取信息,控制娛樂與閑逛時間,確保有效利用零碎時間,記錄與整理。@warfalcon
平常我在網上閑逛的時間非常多,因為點擊相關鏈接非常簡單,很容易被帶跑到很遠的地方。自控能力弱。刷微博的時候所獲得的也是短暫的樂趣。感性上我確實需要快速有趣的調劑,但不宜多,理性上我需要更多知識儲備,這應該成為主體。以后開始用二比一的比例約束自己,不能成為被控者。
源頭應有活水來。除了踏實的知識基礎,還要有時代更新的內容。為探求人生問題,時代觀察是必要的。讀書讀的更多是過去,回望過去的年代是可以從高屋建瓴(全面、總結)的觀點去看、以三維看二維的觀點去看的,所以它睿智,但可能存在的致命弱點是歷史的記載幾乎無法客觀,信息的摘取與翻譯過程中有出錯的可能。讀新聞讀的是現在,身在時代之中故難以體察其全貌,我們并不能判斷自己正處在什么樣的位置,行為的影響也是未知的,而我們能看到甚至能感受的是這個時代真實的細節(即使難免會受到當代思潮影響以至于主觀和不夠敏感所以容易忽略緩慢的變化和將一些事情看作理所當然),是在二維的平面里以二維的觀點去看,所以它真實卻又不能體現宏觀特征。兩者缺一不可,但我更傾向于前者為主后者為輔,因為在自己不會做出明智判斷時,時間或許是較好的濾器,等信息充分混合再沉淀,往往能夠見偉大之物發光。總之,要以開放而約取的態度看世界。
買書的價值觀
“大家為了嚴肅認真的書籍花的錢越多,這個市場才會越活躍越繁榮?!盄陳章魚
“閱讀和藝術、哲學一樣,都是貴族從事的事情,一定要浪費?!瞎挪辉澥∵^烏龜,中古不曾節省過竹子,古代不曾節省過絲帛羊皮?,F在,自然也不用節省紙張。”@和菜頭
很多時候舍不得花錢都是覺得可以省下錢來買書,但真正在買書的時候有時會猶豫覺得貴。圖書館確實是很好的資源,無需保存的書籍借閱并做筆記既節約資源又提高效率。來坡縣一乘匯率書就貴了,而且國外對版權保護得好,也不像國內低價競爭,價格確實不低。然而,道理應該是:書并不貴,它值這個價。
認真的寫作/編輯過程是耗神耗時的,既然需要它,就應該付出相對等價的金錢,以換取其背后的勞動。盡量買低價的行為理論上既不夠尊重它,也不利于良性發展。房祖名說,在網上(免費)下載他音樂是支持他,買專輯是支持他“繼續做音樂”。如果我心里的秤量出一本書有足夠價值,那我就應該愿意用等價的金錢去交換,天經地義。《Lust For Life》里,梵高的理想社會是每個人都做自己喜歡而擅長的事情并由此得到生存所需。當我在為以前梵高的畫完全賣不起價而悲哀時,自己卻在為明明能給予自己無價之寶的書的小小價格斤斤計較,才是該悲哀的啊。況且,一本書能給人帶來的遠遠超過任何付出。在人生中,金錢始終只是一般等價物,如果不使用它,就完全沒用。書的教導與啟發是確實的,擁有一點就永遠擁有了,其影響不是金錢所能度量。一旦有了需要買的書和錢,就沒必要猶豫。
要發展得更快嗎
“追求速度和效率是網絡世界長久以來的使命”,很多信息/時間管理類的產品意在幫助人們快速獲取信息、提高交往效率,“我隱約猜想追求速度、效率、實用的互聯網產品作為主流已經到了一個分岔路口?!盄和菜頭
速度,到加速度,再到加加速度(jerk),當人類文明的發展成為常態,我們對發展的追求似乎也發生了維度的躍遷。但是,如果我們并不清楚自己去向何方,一往無前是否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科技進步帶給我們的工具只能讓我們更快地完成工作、便捷地獲取信息,但始終無法解答我們對于生命意義的疑問。人類發展的目標虛無地存在著,人生的意義也是自己創造的而無處可尋。因此,在千方百計節省時間加快速度的同時,我們或許應該好好想想,自己能夠掌握的是什么,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讀書筆記)